精神教育:基于生命发展视域的历史教育改革初探|生命观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探微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19-04-20 04:21:19

  在历史新课程的语境下,如何将历史学科的精神教育功用发掘、梳理,并从行动的维度探求精神教育的内涵,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追寻:精神教育与历史教育  在中外教育史上,人们对于精神的注重,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在西方,精神教育由来已久,从康德到“新人文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赫德,从“人文主义”到“精神教育学”、“人格教育学”,西方的圣哲们始终在关注“人”,关注作为生命本体、精神个体存在的意义。精神教育已成为西方教育史上一朵绽放人性光环的奇葩。在中国,精神教育更是源远流长,从大教育家孔子的“成人”到北大校长蔡元培“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都把“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强调精神的发展和完善。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高级生命体,他的客观存在体现在物质方面,他的高级性则体现在精神方面。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精神活动,所以从人的精神入手,通过对人精神层次的培育,达到育人、立人、达人目标的精神教育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所谓“精神教育”(spiritual education;education for spirituality),从广义上理解,是一个与“身体教育”(physical education)相对应的概念。具体来讲,是指以“人”为核心,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教育活动的总称。其本质在于要关注人的自身,关注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
  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历史教育的特质决定了其承担着精神培育的功能。培养健全、健康的个体意识和高尚理性的道德境界,这是教育赋予历史课程的特性。智慧生成教育,精神成就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教育就是一种点拨智慧、点燃生命、目中有“人”的精神教育。
  1.从历史本体论的角度看,客观历史的活动是人的活动
  历史的主体是人,是有着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因此,人的精神因素和主体能动性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历史是人创造的,学习历史,必须要看到历史人物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看到人的思想对人行为活动的影响,从而在“人”的层面,享受历史给我们带来的智慧、乐趣,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2.从历史教育的功能看,历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课堂”,它更是一种情感、一种意识、一种思维、一种行动、一种积淀。它将思维的训练与灵魂的洗礼作有机的融合,衍生出人的意识和行为,积淀成个体的精神和行动。历史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个体生命拥有历史意识,善于追求真善美,能够理性地思辨审视。“学史以明志”、“学史以自信”、“学史以明智”、“学史以自强”……历史教育追寻的就是精神的“特立独行”。
  3.从历史教育的本质看,“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
  学科性质决定了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以史知兴替,以人明得失”,历史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过去,它教育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认识自我,怎样实现价值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精神得到伸张,人文素养得到张扬。历史教育的深层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二、需要:历史课程变革成全精神教育
  有一幅漫画:没有进学校时,学生的脑袋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可等到毕业时所有的脑袋都在老师的悉心呵护下,成长为同老师一样的圆形。从这幅漫画中我们看到传统的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是人的精神缺席的教育。没有精神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思想的教育,是缺少尊严的。正是这种目中无“人”的教条式的教育,使我们的历史课只有结论,没有过程;只有死记硬背,没有理性思维;只有时间上的罗列,没有综合性的诠释……呼唤更具理性和人性的历史,渴求精神到场的历史,已成为历史教育迈向更为开阔境地的必需。
  1.精神教育,引导历史课程标准理性化的坐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是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总纲。总纲将“意识”、“素质”、“素养”、“发展”、“人格”作为历史教育追寻的教育目标,将视角回归到人的发展,进一步突出了历史教育的人格教育功能。这种以促进个性和人格健全发展为着眼点的历史教育,进一步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的特点,是对历史智慧教育的进一步阐发,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
  区别于以前的历史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明显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突出学科本位的做法,通过改变课程结构,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更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结构,层次性更强,又富于变化的多样性,适合了不同层次精神个体的成长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时,能充分享受到成长的快乐,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还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提出了三个效度的要求,突出强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努力塑造能独立思考的精神个体。精神教育之于课程,彰显的是精神理性的提升。
  2.精神教育,引燃历史课堂生动的智慧
  课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育艺术的场所,是情与识、情与景、情与情交融、共话、生成的过程。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是一张嘴、一根教鞭、一支粉笔走天下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台下的观众,虽然他们的手在记、脑在接受知识,但却是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系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参与课堂。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既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又有问题与问题之间的交流,它是一个和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思想与思想交汇的过程,是生成智慧、启迪生命的过程。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