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儿童文学中儿童观的差异_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19-04-15 04:20:53

  摘 要:本文以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为契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两国儿童观的差异。研究发现,在美国写入集体无意识的儿童观本质上是“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并有其历史形成原因;在中国居主导地位的儿童观本质上依然是“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并有其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现实束缚。论文指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者如果能够承担起启迪国人儿童观的历史使命,并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才有可能成为普遍现实。
  关键词:儿童文学 儿童观 儿童本位 成人本位
  一、引 言
  儿童观是儿童文学的原点。儿童观总是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儿童文学的方向。整个一部儿童文学史就是在这只无形而有力的手的操纵下发生着演变。① 儿童观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儿童文学创作观乃至译者的儿童文学翻译观,其研究对于儿童文学以及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言。正是基于这样的共同认识,中美儿童文学的首届高端论坛以“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为主题,由中国海洋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联合主办,于2012年6月2日、3日在青岛召开。与会者均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学术界知名学者,可以说,此次论坛所呈现的儿童观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美两国儿童文学研究界的权威观点和最新成果。耐人寻味的是,两国与会代表对儿童观研究虽有相通之处,但整体而言风致各异,无论从内容还是思路上都表现出很多差异。本文将借此次高端论坛擦出的思想火花来探究中美儿童文学中儿童观的差别并挖掘其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二、中美儿童观差异的表现
  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而言,中美双方学者在论坛上表现出对儿童观这一命题理解和阐释的巨大差异。从论述方法来看,中方大多从宏观角度入手,比如汤素兰的《中国儿童文学中儿童观的多重相面与当代使命》;王泉根的《论儿童观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陈晖的《中国当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班马的《识辨一个国家的儿童观之中的“母题”——对中国明代儿童问题研究和成长策略制定的历史批判与破解》;曹文轩的《儿童性与儿童的观念》等都是从宏观角度梳理整个国家的儿童观,把脉整个国家儿童文学的发展。美国学者多从微观角度入手,比如丹尼斯·伯特霍尔德的《〈苜蓿角〉的中爱情与死亡:爱丽丝·凯瑞的俄亥俄州边疆儿童生存图景》;凯瑟琳·凯普肖·史密斯的《儿童图片文本中的民权运动》;克劳迪娅·纳尔逊的《关于1912年版〈知识全书〉中男孩和女孩观念的商榷》;米雪儿·马丁的《如我般黝黑、美丽而伤痕累累——论非裔美国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绘本》;帕米拉·R·马修斯的《贞德,美国少女英雄》等。美方论文关注的是美国儿童观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出的各个具体方面,美国学者并没有着力呈现美国儿童观的整体面貌及其主流动态。
  从内容上看,中国学者不约而同地关注中国儿童观所背负的历史包袱,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对儿童观的负面影响、儒家思想以及中国“言志”“载道”的文学传统对儿童观的束缚,并期待和倡议“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探讨儿童文学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儿童文学作家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比如王泉根在论文结论中指出,在今天市场经济、传媒多元的环境下,儿童文学工作者需要承担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真正对儿童负责、对民族和人类下一代负责的文化担当和美学责任,需要更为清醒地把握和坚守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儿童观”。美国学者的研究内容皆突出清晰而具体的研究对象,比如对民权运动中儿童的关注,对黑人儿童作家的关注,图书编纂者对儿童性别差异及兴趣差别的理解,边疆儿童的生存状况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美国儿童文学所体现的美国特性等问题。如果说中方学者的研究主要显示的是规范性、号召性和一致性,美国学者的研究内容则显示出描述性、解读性和多样性。
  中美双方学者在论文内容和研究思路上的错位似乎让人感到双方的儿童观无从比较,而实际上这种“无从比较”的挫折感恰恰暗示了中美儿童观所可能存在的本质差异,这一差异像一只无形的手图画着两国学者表现迥然的儿童观研究形态,而能抓住这只手就能找到理解两国儿童观根本差异的线索。笔者认为,只有把两国儿童观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比较才能看到两者的不同体质,才能看到两者发生、发展的规律。正如存在主义者所言,存在先于本质。两国的儿童观也是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本质,所以解读的关键正是两者的历史之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比较了中美两国儿童观的发展历程,最终的结论是,中国在历史上形成了“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在当今时代依然占主导地位;美国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并主导着美国当代社会的儿童文学的现实。中国“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和美国“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皆已成为两个国家和人民的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无形而又无处不在地发挥着作用,这是使得两国学者对话时错位的根本原因。
  三、中美儿童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纵观美国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其儿童观的演进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虽不是儿童的首先“发现”者,却一以贯之地“研究儿童”“拯救儿童”“保护儿童”,在儿童观的发展史上很多地方有首创之功,最终形成了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并成功地将其写入美利坚民族的潜意识中。何谓“儿童本位”的儿童观?根据朱自强先生的见解,不是把儿童看做未完成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预设去教训儿童,也不是从成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利用儿童,而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性中的可贵品质,这种形态的儿童观称做“儿童本位”的儿童观。② 反之,则是“成人本位”的儿童观。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和深厚的文学传统,中国的儿童观,正如汤素兰所言,一直呈现着复杂的多重相面,那些曾经成为滞碍中国儿童文学发达暗礁的因素,将来也不会自行消失,它们一直会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而存在。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儿童观“成人本位”的体质。对比来看,美国社会崇尚的“平等”“独立”的思想为“儿童本位”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中国“父为子纲”“长幼有序”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为“成人本位”的儿童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美国社会一系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社会思潮及运动为“儿童本位”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实践经验和保障;中国的儿童观思想发展不但滞后,而且不断出现反复,让人不断有积重难返之感,从现实情形来看总有理论与实践脱节之憾。下文我们将对比分析美国“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及中国“成人本位”的儿童观形成的原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