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佛门深似海整首诗 [“诗有四深”]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19-04-15 04:21:15

  摘 要: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诗有四深”之说,分别从“体势”“作用”“声对”“义类”四个角度对诗的创作经验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总结。本文在对“四深”内涵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结合创作实践,对当代旧体诗坛优秀诗人林峰的作品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诗词创作如何汲取古人理论养分提供一种借鉴。
  关键词:《诗式》 “诗有四深” 林峰
  唐代诗僧皎然的《诗式》对后世述作影响甚为深远,其中的“诗有四深”之说尤其引人注意,兹录如下:“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
  气象,从文学的概念上讲,乃是指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气势与韵致,亦可名之曰“境界”。“氤氲”也可以写做“ ”,本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如《易?系辞下》:“天地 ,万物化淳。”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际,混合鼓荡,含蕴万千。“气象氤氲”可以解释为文学作品不仅境界深闳,内蕴丰厚,而且文势飞动,富于力度。“体”是风格,《文心雕龙》有《体性》篇。“势”是什么?皎然没有直说,他在《明势》一则下做了个形象比喻:“高手述作,如登荆巫,觌三湘鄢郢之盛。”居高临下,一览无余,正如骏马注坡,铜丸走坂,一泻千里。因而可以说,“势”就是作品所蕴蓄的一种引而不发的力度。深于体势,就是赋予特定风格的作品以特定的力度。大气的作品,其力度可以如大江东去,雷霆万钧;幽婉一些的作品,不是没有力度,其力度是绵里藏针式的,恰如太极拳,看似缓慢无力,实则充满 劲,七经八脉中自有力在贯通。
  “意”指作品的命意,是内在的。“度”指作品的气宇与风神,则属外在。盘礴,有逶迤、萦回、盘曲之义。“意度盘礴”是说,无论作品的内在意思还是外在风貌都应该呈现出一种百转千回,含蕴隽永的韵致。而这些则有赖于“作用”亦即艺术构思之精巧。《明作用》一则中说的“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讲的就是这种构思。
  “律”包括声韵和对仗。在声韵上,一方面,皎然主张“明四声”,认可四声的讲求有利于形成“轻重低昂之节”,使诗富于音韵之美。然而他又反对沈约之流的“酷裁八病,碎用四声”,认为声韵的讲求要与情感的表达相契合,即所谓“韵合情高”。在对仗上,他则讲究“自然”,无斧凿之痕。而且出句与对句的艺术水准要在同一个高度,否则就像仅长一只翅膀的五彩鸳鸯,纵然奇丽,却飞不起来。
  “用事”,即征引典故。“义类”,依据《文心雕龙?比兴》所言,当指事物内部之精神意蕴与外部之状类情态。皎然认为,若用典故,首先就要从内外两方面把典故参透。参透之后,才能把典故用得“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随园诗话》)。用典的最高境界是让典故与作者欲吟咏之意或象在内外两方面都具有巧妙的一致,而最大的忌讳,就是直来直往,毫无灵活变化,正如苏轼所云:“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林峰先生被誉为当代实力派青年诗人的杰出代表人物。兹以先生诗为例,浅论如何在作品中运用“四深”之妙。
  先看先生的《灵山春》:“红云一片逐人来,两岸青山迤逦开。峰有高低如世态,天留正气作惊雷。”
  诗人登临灵山之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强烈的色彩对比:“红”与“青”。难能可贵的是,这“红”与“青”各具动态,可以“逐人来”,可以“迤逦开”。“逐”是来,是收;“开”是去,是放。一“逐”一“开”之中便有开阖收放之势。
  皎然分“体”为十九种:高、逸、贞、忠、节、志、气、情、思、德、诫、闲、达、悲、怨、意、力、静、远。按照以上分类,先生此诗之“体”当为“诫”。为了配合这种“体”,就需要造出一种庄严大气、正气凛然的“势”来。作者笔下,“红”与“青”这两种明朗健康的色彩,活泼泼地展现出灵山之春盎然的生命精神。春日载阳,一元复始,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这是一个光辉滢澈的清朗世界。“红云”“青山”之间,自暗蓄无限郁勃的正气。第三句陡然一转,在前两句所营造的清朗世界中忽生波澜:那高高低低的群峰就像人间世态一样,充满着不平与不公。试想大千世界,多少人拼尽血汗却难得温饱,而多少人无尺寸之功却尸位素餐,颐养天年?然而作者并不是单纯的抒发胸中的块垒,他站得更高,能够看到天地之间还有一种亘古不灭的“正气”——“天留正气作惊雷”。这惊雷,是对人间敲起的声声警钟。结句卒章显志,力挽狂澜,可谓笔裹惊雷!刘勰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林峰先生登山,悟到了天地之正气,亦可谓善悟者矣!
  看通篇之“气象”,大气淋漓,雷霆万钧,一腔浩然正气鼓荡于字里行间,足以当“氤氲”之谓也!
  再看先生的《雨中游绿葱湖》:“潇潇风雨舞成行,
  湖上初飞九月霜。云岸歌遥难入梦,村居花好可闻香。岁华未使烟霞老,时节能催木叶黄。人世莫图山水乐,阴晴变幻有炎凉。”
  首句点出天气,写雨之状。用一“舞”字,顿见风势。第二句“霜”“飞”二字,当是虚写。诗人把雨中看不到的事物拈到眼前,却并不突兀,把“诗家语”用得恰到好处,自然别具匠心。
  如果说首联是视觉描写的话,那么颔联则把听觉(“歌遥”)和嗅觉(“闻香”)都调动起来了,使得诗显得立体化,有景深。
  前面两联主要写景,后面两联则抒发感慨。颈联写岁月虽未能使“烟霞”老却,却能使黄叶凋残,可见有些东西终究是难以留住的,不尽如人意之事常有。这是全诗的转折点。尾联则顺承颈联进一步宕开这种由自然而引起的人生之悟。山水之间有着阴晴变幻、炎凉寒暑,人间不亦如此乎?诗写至此,立意顿高。
  总而言之,此诗之中,多种感官综合运用,虚与实交替变换,从自然到人生的种种感悟,使得整首作品有萦回婉转之妙,可谓“意度盘礴”,“深于作用”矣。
  仍以前诗为例,这首诗平仄错落,粘对精工,韵脚行、霜、香、黄、凉,严依七阳韵,颇能代表林峰先生诗的一般特色:格律上中规中矩,极少用变格,极少涉险韵,四平八稳中自有圆美浏亮之韵致。这也正符合皎然的“用律不滞”的要求。
  观《一三居诗词》之诗作,知先生对灰韵似乎情有独钟,尤其是一个“来”字,在书中所收的为数不多的诗作中竟出现了十五次。一个字用十五次,却多有腾挪变化之妙。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先生写诗是不避熟字的,熟字也能被他用得诗意隽永。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