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听落花_骷髅与落花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19-04-15 04:21:26

  摘 要:《哈姆雷特》和《红楼梦》是中西文化中两部悲剧氛围浓厚的经典作品。主人公哈姆雷特和林黛玉都具有忧郁气质而且在充满凋零美的墓园景中都流露出对污染和腐败的焦虑。《哈姆雷特》的墓园散落着丑陋骇人的尸骨,他以一种理性和科学的眼光打量着真实的死亡实体,并在其用丰富的记忆和想象构建的具有西方传统和特色的“忆境”(remembrance environment)中任记忆和思辨蔓延;《红楼梦》的墓园中则飘零着落花,林黛玉以情感充沛的心灵在其以情感和想象营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并在情景交融中感知和思忖死亡。
  关键词:骷髅 落花 凋零美 记忆 情感
  莎士比亚和曹雪芹并非同时代人,莎士比亚写作的是戏剧和诗歌,曹雪芹笔耕的是小说,但二者作为中西文学巨匠,其作品都是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对二者的研究会让我们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因之加深对中西文化孕育出的其他文学硕果的认知和赏识。另外,相比“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红学”的世界声望却相形见绌。本文以《哈姆雷特》和《红楼梦》为例,对二者的凋零美学进行探究,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学者来开垦这块中西宝藏,也让“红学”借着中国经济腾飞之翼在世界舞台上红起来。
  成书于1599年至1601年之间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悲剧之一,可以说是西方悲剧的代言作品,问世于1784年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以悲剧意境著称。二者都充满着死亡意象,同时又给人以美感,笔者认为这两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作品都具有凋零美学的特质。凋零美学① 是威廉?恩格尔提出的一个他认为能很好地统合死亡与记忆这两个重要主题的概念(William E. Engel,8)。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分析两个墓园景,来探究死亡和美在记忆或情感的发酵下融和而成的凋零美。钱锺书有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不过在相同的主体基调上,异质文化的光彩也在两个墓园场景中绽放。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比较它们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试图在差异表象的基础上探究深层的文化异同,在文化异同的总体观照下进一步加深对差异表象的解读。
  首先,在《哈姆雷特》的墓园场景中,死亡以狰狞可怖的物理实体——骷髅呈现在哈姆雷特面前,他以一种相对科学客观的眼光来审视它;而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却在百花凋零中看到了死亡,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注其中,在美的意象中实现情景交融。《哈姆雷特》的墓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散落着尸骨的人的墓园:骷髅、挖坟者、观望和思考骷髅者,以及之后等待入土的尸体和围绕着死者展开的搏斗画面,勾画了一幅墓园实景。哈姆雷特捡起其中的一块骷髅,并放在掌中,凝视、想象、回忆和思考都集中在这块死亡残片上。在中世纪后期,骷髅被视为死亡的一个象征,意为“记住死亡也会降临到的你身上”。尽管骷髅丑陋腐臭,可是它就是真实的死亡,无论我们怎么回避它,它还是客观地存在那里。莎士比亚作为西方文化巨匠,和文艺复兴时期很多其他作家一样,把骷髅真实地展示出来,并让哈姆雷特对其进行肢体接触。哈姆雷特对挖坟者提出的问题“尸体在坟墓里存放多久之后会腐烂”更是客观冷静。挖坟者的回答也很科学缜密,体现着西方文化的分析性思维,他告诉哈姆雷特,本身已有痘疮的尸体八年或九年之后就会腐烂,不过硝皮匠可以耐九年。似乎一群人体解剖专家正在研究一具尸体,或木乃伊制作行家在考量哪具尸体更有制作潜质。
  《红楼梦》的葬花场景同样笼罩着死亡氛围,不过充盈其中的不是让哈姆雷特嗤之以鼻的丑陋腐臭的骷髅,而是零落成泥可能依然“香如故”的落花。林黛玉将主观情感投入到客观对象落花中,从而营造了主客交融、花亡人亡两不分的凄美意境。花鸟与人一样皆被赋予了魂魄,借着想象和情感的羽翼林黛玉想像鸟一样飞到一芬芳之地(段江丽,274)。像“庄子梦蝶”中梦与现实、蝶与庄子交融难分一样,林黛玉、花与鸟成为一体难以区分。
  林黛玉的“葬花吟”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一个充满凄凉意味的反问句开始,将死亡从凋谢的落花中展现出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风刀霜剑”,像哈姆雷特面对的“无尽困难”一样,摧残着花儿。花儿美丽却脆弱的生命在残酷的现实摧残下会很快凋零,万人瞩目的盛放之后却是无人留意的谢落。在林黛玉的眼中,眼前的花就是人,花的命运就是她未来的命运。林黛玉对未来的人的命运的悲观前瞻,在《哈姆雷特》中却是现实。哈姆雷特讽刺性的反问犹如对林黛玉逆时的回应:“这儿本来挂得有两片嘴唇皮,吻过我不知有多少回。你的挖苦现在哪去了?你的蹦跳呢?你的歌儿呢?你那逗得满座哗笑的奇横的谑浪呢?现在一个都没有了,来嘲笑你自己这般露着牙齿的苦笑?”(《哈姆雷特》,128-129)。林黛玉的哀悼和哈姆雷特的嘲讽都是“ubi sunt”主题的不同变体。拉丁语“ubi sunt”主题就是表达对过去已逝东西的追问:“那些在我们之前存在的人和物都去哪了?”这既体现在林黛玉的哀悼中,又化身于哈姆雷特的嘲讽里,稠密的失落感化为凋零美震撼着当事人以及读者与观众。我们可能会接着他们的反问问我们自己,十年前的闭月羞花之美今在何处?一星期前还绚烂绽放的水仙花哪去了?双亲的满头乌发何处觅寻?
  将人类的命运比做落花使得林黛玉黯然神伤心口发痛,伤感的泪如染红了湘妃竹的泣血,加重了此刻的悲剧氛围;当哈姆雷特一想到人死后化为白骨几根,被掘墓人用铲子抛来抛去时,他也心口发痛。林黛玉的心痛是针对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以及整个世界的稍纵即逝性,哈姆雷特的心痛在考虑人类普遍命运的同时更着眼于伟人死后差异性的消泯。人类尤其是曾经叱咤风云的人死后的虚无甚至化入卑贱尘土使他心痛;贫民的脚趾头可能会紧挨着朝臣的后脚跟以及亚历山大的尸骨有可能会被用来堵住啤酒桶的窟窿让他心痛。
  第二,哈姆雷特和林黛玉都表达了对污染和腐败的深层焦虑。据基督教信仰看来,亚当和夏娃堕落后,人类被印上了无法根除的污点原罪,世界也沉入了日渐堕落腐败的轨道,因此污染和纯洁也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理智和记忆的纯洁或被污染就是《哈姆雷特》关注的一个主题(Stephen Greenblatt, 211)。老哈姆雷特死后克劳迪欧斯统治的丹麦宫廷在哈姆雷特的眼中就是一个野草丛生和毒气密布的花园,以至于他认为自己的记忆都被卑污的成分所沾染。当老哈姆雷特要求哈姆雷特记住他时他还说了一句“不要玷污了你的心地”(哈姆雷特,34)。这短短的几个字在哈姆雷特的心中却形成了重负:净化腐败的宫廷却不被污染给他形成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甚至在哈姆雷特还未来得及开启他的宏伟工程时,他就在错杀朴罗纽司之后被腐蚀了。当哈姆雷特指责他妈妈葛忒露特堕落时,他让她扔掉心中腐坏的一半,并靠着剩下的纯洁的一半过活。在墓园场景中,哈姆雷特关于尸体多久腐烂的问题也显露了他对腐败问题的持久焦虑。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