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先生 巫九 小说 记著名编审胡双宝先生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19-04-15 04:21:45

  胡双宝先生是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是北京大学出版社著名编审。由于他从不谈自己的身世,所以人们对他的了解一向很少。近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不得不对他的经历做了一些了解。我发现,他不愧是一位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一位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一、从红小鬼到大学教师
  胡双宝先生是山西文水县人,1932年9月18日出生。父亲1937年11月投奔八路军,在炮兵团,后来调到延安成立的炮兵学校。抗日胜利后,炮校整体去东北,他父亲正住医院。出院后分配到总司令部行政处工作。
  1941年,母亲去世,他先后在姑父、外祖父家待过一年半,1942年冬回家,与祖母、叔父一起生活。家境贫寒,此后的两三个春天,常靠挖野菜维生;干一点力所能及的农活。12岁起,夏天农忙时节,有人来找他做小工,帮助做一些农活。
  1946年11月,父亲托人把他和妹妹接到延安。春节后他上了延安市第一完小。他在老家上过二年级,这个学校没有三年级,他就直接上了四年级。3月初,延安各机关撤退,他们于3月8日离开延安,辗转于4月中驻于山西临县三交镇附近的双塔村。定居下来,中央后委行政处协理员对他说,“现在没有学校上,先到青年队当小鬼吧。”这样,14岁时他就正式参加了革命。开始,他跟着财务室主任去军委供给部办事,后来就几乎都是他自己去。九月份,每人发晋绥币2000元的临时津贴,机关二百几十号人,有四五十万,就他一个人去领,回来再分给大家。
  1948年春,机关向西柏坡一带转移,住到离西柏坡二三里的夹峪村。6月,成立中直机关文化补习学校。他父亲当数学教员。他先在村里上完小,后来在文校三班随班上课。文校有各解放区陆续寄来的几百本书,由他兼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就是这时候看的。在这里,通过报纸和每周的时事报告,了解了三大战役。
  1949年4月迁到北平西郊,领导决定让他去上正式中学。他考人师大附中二部。上完高二,在本校(师大附中二部改名为师大第二附中,后又改为一零一中学)做了两年团的专职干部,1956年考入北大俄语系,1957年转到中文系。中文系当时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四五十人,留办的负责人要他负责这部分人的教学和辅导安排工作。从1958年秋天起,他就成了系里的干部。这个阶段,他除了工作,还选听了一些课,完成了《汉字史话》和历代政治人物传记译注《李广李陵苏武》。1963年秋,他开始教外系的写作课,后又教古代汉语课。1971年,借调到语言学院编教材(组长是吕必松)。一年后回北大,担任现代汉语教学小组副组长(组长是朱德熙),**后改教研室,当副主任。
  1978级汉语专业第一届学生入学,他自告奋勇给这个班上写作课。相继上了几届,并且给分校上过两届。他教写作课,不讲怎样写、写什么(他认为这些高中教师都讲过了,没有必要再重复),他把重点改为有针对性的修改,讲作文中的问题。《汉语汉字汉文化》里《大学写作课六题》反映了有关情况。他教过的学生,有的在大学当老师,教写作课照胡老师的教法教,收到了好的效果。
  1977年,给学员上文字学课,后来从79级起,给汉语专业上。1980-1981年上过两次“文字改革研究”,加“研究”两个字,是不把它讲成政策解说,而是介绍不同观点,讨论问题。
  二、优秀的编审
  1984年,调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后担任编辑、副编审、编审。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1997年离休。
  他当编辑的二十几年间,经他责编、复审、终审的书稿,各有几百种。他到出版社之前受托担任《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合著)的责任编辑。该书于1981年出版,三十年间重印超过百次,发行几十万册。他主要编辑语言文字类图书,兼及历史文化类图书。1989年冬,有一本古代军事资料方面的书,一百多万字,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书本不属他负责的业务范围,但他主动接过来,抽看样稿后,写出编辑处理意见,编纂方非常满意。
  他离休以后主要是复审、终审。每种书都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终审意见往往比复审意见提得多而具体。他还应约担任国家重点项目《中华大典·哲学典》的特邀编辑,直接承担1400万字,出版前通查全书3200万字。工作量如此之大,可以想见,他必然是争分夺秒地工作。现在是约两千万字的《民俗典》的责任编辑,几年间相继参加其他八九部典的审稿。
  从2005来起,他担任大型丛书《儒藏》的通审人,审阅了一些比较繁难的书稿《经典释文》、《仪礼经传通解》等;为出版社终审了《儒藏》中的多部著作。
  他不仅仔细地读书稿、看校样,必要时还替作者作补充。1988年,一本讲写作的教材,“主题”、“结构”、“语言”等章都写得不错,但缺少有关文章修改方面的内容。他估计让作者写,可能不一定达到要求,便替作者写了一章“修改”,还附了三篇不同类型的修改示例。
  一本有关日本的书稿,里边有“战国时代”、“南北朝”等用语。他知道这不是中国的战国时代、南北朝。如果是学术著作,读者自会知道。但这是通俗读物,许多读者不一定了解,而且容易误会,于是就查有关资料,连同书稿中的“江户时代”、“室町时代”等等,编了一个简单的日本历史年表,标出相应的公元年份,附在书后,方便中国读者。
  如果原稿有疏误,他一定认真查证校改。例如明朝湛若水(1466-1560)的《甘泉文集》,有一处说到朱熹的五十代孙,校记说有一种校本作“三十代”。从文字比勘对校说,校点人已经尽到了责任。但朱熹(1130-1200)到湛若水三百多年,不可能有五十或者三十代。便在原校记之后加了“‘五十’、‘三十’当是‘十五’‘十三’之误”的话。每代平均25-30年。这虽属意校,但合乎事理。
  如果原稿有存疑,他也尽量在查证的基础上,予以补齐。例如一本古书里有“安南在翼轸朱鸟之口”一句,“之”下一字模糊,校点人用口表示。翼轸是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里的翼宿和轸宿的合称,而南方七宿合成朱鸟。按星宿分野,安南自然是在中国南方之南。因此,他把口改为“南”字。当然编校古书,轻易不能改字,如果确有根据而改,对读者是有好处的,但必须在校记中说明。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