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表彰大会总结7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4-04-18 14:01:09

我们在拟订总结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语句通顺,撰写突出的总结可以增加大家的办事效率。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脱贫表彰大会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7篇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篇1

20xx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立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牢牢抓住“两不愁三保障”、收入达标、长效机制建设、帮干队伍建设“四个关键”,全力打通脱贫攻坚“关节点”,走好“最后一公里”,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保障。

牢牢抓住“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根本。“两不愁三保障”是确保贫困户顺利实现脱贫的“铸基工程”。今年以来,邵庄镇多措并举下活“一盘棋”,全力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提高贫困户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疫情最吃紧、吃劲的艰难时期,突出关心关爱贫困户,配送物资、消杀住所,确保贫困户顺利度过难关。贫困户学生子女享受春、秋两季助学金,残疾人学生子女享受额外补助。卫生院积极行动,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签约医生“一对一”联络服务,第一时间诊断办理慢病、“两病”,定期健康查体。聘请专业人士对贫困户住房进行鉴定,先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贫困户房屋修缮和居家环境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高。

牢牢抓住收入达标这个核心。收入达标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直观体现和首要标准。为确保全镇545户贫困户收入全部达标,邵庄镇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申请扶贫贷款支持等途径不断扩展贫困户收入来源,“志”撑脱贫“能动性”持续增强。为帮助生活确实困难、确实没有能力实现收入达标的贫困户,邵庄镇依托辖区企业较多的优势,引导42家企业筹资1000万元成立“扶贫联盟”,通过基金分红为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全部“兜底”。突出收入核查排查,抽调扶贫专干16名组建档案材料联审队伍,按管区轮流对贫困户档案材料“过筛子”,确保各项收入全部落实。

牢牢抓住长效机制建设这个关键。贫困户脱贫质量高不高、稳不稳,能否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邵庄镇注重发挥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养殖棚等扶贫项目14个,累计产生收益100余万,惠及贫困户131户313人,帮助贫困户上岗就业找到“门路”。马石西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引进青然农业蜜桃种植园1200亩,动员村民入股建成蜜桃生产包装车间,贫困户通过务工和分红,收入增加了不少。该镇还注重健全贫困户动态监测机制,结合“街坊议事”制度,常态化关心关爱贫困户,在前期“领导干部+扶贫专干+网格包靠”全面摸清困难群众基础上,开发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实现困难群众信息数字化整体呈现。

牢牢抓住帮干队伍建设这个主体。贫困户诉求能否得到及时回应,帮扶干部是重要“关节点”。自邵庄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工作很主动、行动很迅速、推进很有力,就是因为全镇186名帮扶责任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先后多次召开扶贫专题培训会,持续提升帮扶责任人对各项政策的“掌握力”和“熟悉度”,建立每月固定走访制度,避免“走马观花”,深入“促膝长谈”,将“群众满意”作为扶贫工作的最大鼓励和最好褒奖,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制定考核办法,严格压实帮扶责任,对帮扶责任人形成持续激励和有效约束,为促进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注入强劲“动能”。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篇2

脱贫攻坚“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走在铺满希望的康庄大道上,回望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小康梦,今朝一举梦圆。时间如惊鸿一瞥,短短8年的时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以坚定不移的勇气、奋发有为的斗志、苦干实干的姿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党中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庄重承诺,看到各级扶贫工作队员感人至深的帮扶场景,看到每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绘就苍生大爱的盛世图景。“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在亿万人民成功打赢脱贫的背后,凸显的是每一名扶贫干部身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夙夜在公,发扬钉钉子精神,想办法、找路子,因地制宜、量身定做是他们身体力行最多的事,他们用生命的灯火为“亲人”照亮摆脱贫困的天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总书记的话始终鞭策和激励着每一名参与到这场大战中的人们,他们身上压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次增收,都在为这人间奇迹贡献无穷的力量。

信心如虹,担子在身,书写无愧人民的扶贫华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本就困难重重的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众多扶贫工作人员的磨砺与考验。如何破除这“拦路虎”,他们始终坚守在脱贫一线,以身许国,用热血诠释心中的信仰。四川凉山州扶贫干部蒋富安曾说:“我的快乐来源就是乡亲淳朴的问候和充满希望的眼神”,他将村民的事一件件地记,一件件地办,却忘记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四川省古蔺县扶贫干部将自己和人民比喻成种子和土地,在群众中深根发芽,将生命定格在了那个为群众送电视机的扶贫路上;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走她心中的长征路,替百坭村申请道路硬化项目,新建蓄水池,转变传统砂糖橘产业模式,实现了百坭村的凤凰涅槃,却将生命之花永远绽放在了那个大雨滂沱的晚上。正是因为他们的一往无前,无私奉献,才带领人民群众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决心如铁,责任在心,勾勒乡村振兴的宏伟轮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起点,我们既要不断巩固深化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更要以此为基,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基础、打底子、通路子,充分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村庄的高颜值和表子,还要注重村民的钱袋子和里子,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乡村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不断为乡村振兴输入持久的动能。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1921年到2021年,党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gdp迈上了100万亿元大关,未来的我们更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创造出更加璀璨的华夏文明。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篇3

致脱贫攻坚“可敬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观看全国脱贫攻坚事迹巡回报告会后,让我们认识了许多脱贫攻坚一线“可敬的人”。他们善于打硬仗、善于吃亏、善于扎堆,在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大显身手,带领群众完成党赋予的艰巨。

“他们”善于打硬仗,总是在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信号。能不能把好钢放到刀刃上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选人用人,能不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也关键在于能不能任用善于打硬仗的“他们”。在一些单位,存在这样的人,不善于与领导套近乎,工作中任劳任怨,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情,但在提拔重用上往往又被“边缘化”。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各级党组织勇于把“边缘”人放到脱贫攻坚任务中去大显身手,让这些只做实事不耍嘴皮子的老实人到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强有力信息,增强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决战决胜信心。

“他们”善于吃亏,才能在群众中发出“功成有我”的信号。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上级机关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为了群众的脱贫攻坚需要,舍“小家”远赴异乡为“大家”,他们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地干好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责任的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只要能为贫困的群众多做一些实事,个人吃点亏也没什么。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有所处的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就要发动群众向贫困“宣战”,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靠自己的努力也能战胜贫困,就能在如期脱贫中感受到战胜贫困“功成有我”的自豪感。

“他们”善于扎堆,在群众中发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号。善于在群众中扎堆的党员干部,他们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想得更多的是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为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他们扎根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跟人民群众一起想办法、出点子、齐动手为脱贫而奋战。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让群众在脱贫攻坚的任务中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同时,也感受到脱贫攻坚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把群众想脱贫、能脱贫的思想统一到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来,就能齐心协力为脱贫而战,定能完成决战决胜任务。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篇4

脱贫攻坚换新颜 不破“穷根”终不还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研究和部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广大党员干部务必以“脱他几层皮”的担当和“干成一番事”的拼搏精神,确保坚决打赢“最后一公里”的脱贫攻坚战。

幸福生活靠奋斗,以“示范带动”树信心。示范的标杆不仅要立在群众眼里,更要深深扎根在贫困群众心中,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他们自我脱贫的意愿和主动性。要以脱贫致富典范为引导,大力宣传,让贫困群众看到致富的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与其“牵”着贫困群众走,还不如以成功例子为激励,激发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让他们看到脱贫致富是有法可依、有路可走、大有希望。不断利用群众大会、坝坝会等方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利用电视台、网络等宣传平台让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语言和事例讲好脱贫故事,营造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的浓厚氛围。在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或少得的氛围中,灵活运用帮扶方式,建立健全收益与劳动挂钩机制,让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贫困群众能够获得更多实惠,以此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根本性思想转变。

坚定理想破藩篱,以“行胜于言”凝共识。要设身处地站稳贫困群众的立场,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帮扶举措。在以前的一些的扶贫工作中,部分帮扶单位和个人把扶贫工作简单理解为“给钱给物”似的“大包大揽”,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成效,但细细思量,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如此“扶贫举措”,犹如“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岂能实现贫困群众的真脱贫、脱真贫,还易助长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因此,要转变过去陈旧的扶贫方式,建立可持续的扶贫长效机制,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要深入调查研究导致贫困产生的原因,因地制宜来“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入户走访,对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家庭情况、自身意愿和特长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切不能南辕北辙,造成帮扶帮扶“越帮越负”的误区,制定的各项措施更要符合政策要求,不搞大而化之、拍脑袋决策。

真抓实干见成效,以“授人以渔”谋发展。唯有产业发展,方可实现长久脱贫,真正迈上致富道路。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导贫困群众有组织地参与脱贫发展。在产业发展中,以扶贫企业、专业农民合作社为龙头,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科技推广机构进入服务链条,对有技术需求的贫困户,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提高贫困群众的技术增收能力。鼓励贫困群众以土地等集体资源入股等方式,通过参与产业发展获取收益,紧扣“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实际要求,进行产业植入和技术帮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中,积极给予一定公益性工作岗位,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我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无论是“树信心”“凝共识”还是“谋发展”,都是为了打通脱贫攻坚的各个环节,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强力支撑下,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决态度,为贫困群众的小康之路“保驾护航”,让贫困群众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最终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奋斗目标。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篇5

众志成城 为脱贫攻坚“集赞”

“集赞”是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目前它已成为商家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人们只需在朋友圈转发商家活动介绍的相关信息,让好友帮忙“点个赞”,达到商家要求的点赞人数,即可获得免单、赠礼或“晋级”。

“集赞”需要发动众人合力方能实现,而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来说,则需要聚集近14亿国人之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也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吹响了临近冲刺的号令,以众志成城之合力为实现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摇旗呐喊、“集赞”助威。

“上下同欲者胜”,“集赞”要统筹好体制机制“一盘棋”。《文子?下德》有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国上下同心同向,也需要在体制机制上统筹好“一盘棋”,由此方能实现集中精力、埋头苦干,努力实现脱贫目标,一心一意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由此方能“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上递下接、资源联动、环环相扣,为统筹好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安排助力。

“同舟共济扬帆起”,“集赞”要实现措施多元“全方位”。要为脱贫攻坚“集赞”,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切不能仅仅依靠某些单一的、单向的、一成不变的举措,而是要实现动态调整、全方位布局、多层次安排以及多部门联动,在多向发力、多措并举中全情投入,切实打赢这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这也为实现脱贫攻坚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打赢脱贫战,从而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脱贫带来的丰硕成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为有源头活水来”,“集赞”要激发脱贫内在“动力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战不仅事关国家战略发展的全局,更事关每一个脱贫主体的生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要让群众感受到脱贫带来的“真改变”,则需要持续激发其内在“动力源”,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唯有让群众自身迫切想要脱贫的意愿如源头活水般涌上来,才能激发他们在脱贫政策的帮扶指引下,用勤劳的双手,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脱贫攻坚“集赞”,还需凝聚举国上下之力,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拼搏精神,方能汇聚成具有强大合力的“海洋”,为实现小康社会、助力民族复兴的巨轮一路劈波斩浪、奋勇前行,早日抵达理想的彼岸。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篇6

脱贫攻坚“诚”不可抛

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艰辛、形势严峻,经全党全国全社会多年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区在扶贫工作中依然暴露出诸多如“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行为。

脱贫,脱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贫穷,还有精神上的贫穷。人穷志不穷,不能等到富裕了,思想上却仍贫乏、愚昧,这样的富裕必然是不会长久的,有其形而无其神,宛如藤蔓无法自立,这样组成的社会也必将是畸形的、经不起打击的。精神与物质同富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诚然,在脱贫初期,我们主攻物质脱贫,但底线不可抛。我们不能一味为了赶进度、图省事,直接送钱送物,更不能用直接让贫困人口吃低保等手段,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行为与习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更要扶志与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参观周边脱贫成果,邀请扶贫大学生、有经验的农户、技工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党建活动,开分红会、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让村民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村子的发展,感受到希望,才能提升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精神。

“诚信”不可抛。以系列公益广告助力精准扶贫,究其实,依然要诚信经营,实现口碑效应,而信用是其基石。农户把自家产的土鸡蛋、腊肉,种植的粮食、果蔬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低门槛、易操作,却又能实实在在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收入,足不出户实现创业就业。但却仍有人随意辜负,打着“精打细算”的“如意算盘”,以次充好、缺斤少两、虚假销售;还有人发现“商机”,打着扶贫口号高价出售商品货物、甚至不合格产品。我们网购扶贫产品,不仅是方便,更是依托于国家信用的安心与放心,还有支持国家事业的真心与爱心。抛弃诚信似乎得到了利益,但这是短期且非法的利益。这种行为损害的不仅仅是一家店的声誉,而是整个行业、整个地区、更是整个国家的形象。同时被伤害的还有期待共同富裕并采取行动为之努力的人们。

“赤诚”不可抛。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政府有职责,社会有责任,民众有义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两大奋斗理想,一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员更应识时局、顺时势,助力实现“中国梦”。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办实,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用赤诚之心在贫瘠的土地上播散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我们也相信,终将有一天,希望之花将会开遍中国、带走贫穷,迎来美好的生活。扶贫攻坚期间出现了一批批优秀事迹、优秀人物,他们怀着赤诚之心对实现“中国梦”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感谢你们贡献青春、奉献自我,完美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心怀赤诚,实干攻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忠诚”不可抛。我国也全面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严不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要谋实事、干实事、抓实效,用行动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在扶贫中仍需正风肃纪,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对于每一笔资金流向都要公开公示、阳光透明,同时要加强资金整合,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过上“美好的生活”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用自己的劳动去致富。扶贫,就是你贫困了我们就帮一把,牵着你走一步,但剩下的仍要靠自己踏实走下去。脱贫,是要脱去群众思想上贫困的“枷锁”,把“坐等小康”转为“我要小康”思想,提高困难群众自我发展意识,提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增强村民自我造血功能,并把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脱贫攻坚“诚”不可抛,未来诚可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脱贫表彰大会总结篇7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