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6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5-01-21 11:01:14

教师们的成长都是需要实践的,同时也少不了教学反思的写作,教学反思可以使老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改正,职场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6篇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篇1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三个片段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主要描写了小嘎子、祥子、严监生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

?摔跤》这个片段。虽然只是一个片段,但在教学时,我立足于整篇课文,先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

?摔跤》这一片段,作家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活蹦乱跳、争强好胜、富于心计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实、以实力取胜的小胖墩儿两个形象,其中对小嘎子动作的描写特别细腻生动。所以,我把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这节课教学的重点。

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采取了“自学为主,同伴互助,教师点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带着“小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作家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等问题阅读,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自学,画出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并写批注。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品读语言,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探究,感悟人物形象。同伴互助主要体现为小组学习,通过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加深和完善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或心理的语句都找出来了,因而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交流汇报期间,我顺学而导,通过朗读、想象、比较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体悟文章的写法,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体会本片段人物性格和写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行读写迁移。我选取了学生最为熟悉的“写作业”场面让学生进行练习。可惜这个环节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只能留到课后进行,在时间的把握上稍显不足。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篇2

?人物描写一组》由3个片段组成,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每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因此,教学中重点达成两个目标1:感受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我根据每个片段所运用的不同的描写人物方法,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

?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方面对小嘎子摔跤动作进行细致描写。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同时播放电影片段,增强学生的亲身感受,接着组织交流: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临死前的严监生》抓住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却总是断不了气动作描写,用语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想象当时严监生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然后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假如你就站在奄奄一息的严监生床前,你想对他说什么?使学生对严监生留下深刻印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抓住描写凤辣子语言的句子,通过介绍贾府的人际关系以及凤辣子的身份,引导学生体会到凤辣子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感受凤辣子的性格特点。

分别阅读各个片段后,将三个片段进行比较阅读,看看同是写人,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确这些写人的方法在写人的文章中要恰当、合理、选择地运用。

由于课文中的人物学生比较陌生,加上教学中引导不到位,讲得多,读得少,所以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还是比较肤浅。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篇3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篇4

今天开始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物描写一组》一课的第一个片断。这个片断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灵、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课一结束,总体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还不错,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亮点也有不足,遗憾之处:

1、课的准备不够充分,从孩子们欣喜的眼神中能感受他们对小嘎子这个人物形象的喜爱,在读的基础上,要是配上相应的视频课件我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课的容量不够大,教学时,教师给出的问题指令后语言还比较啰嗦,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这应引起警惕,原计划,第一片段的学习之后应可以穿插一个练笔训练的(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他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片段的篇幅不长,孩子们学起来也比较容易,原计划的我还希望这样的课堂还可以导读《同步阅读》的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个片段。

反思上述情况,主要原因还是老师在课堂上的放手不够,对于能学得懂的部分就不要一再强调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

一、学生的表现:

1、课的导入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当问到以前课内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学生的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知错能改的廉颇、聪明淘气的马小跳、忠厚老实的鲁肃、英勇机智的武松。

2、课前预习比较充分。当我提到“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同学们纷纷提到嘎子聪明、机灵、善良、狡猾、有心机……准确的回答说明了课前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3、围绕“小嘎子”展开学习,抓词找句,认真研读,感悟学法。

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最精彩的还是摔跤的动作上对小嘎子极为细致的动作描写,我让学生找所有的动词,谈体会,模仿想象画面,在此基础上,找到描写的精彩句子,研读谈体会,可以更加形象地看出小嘎子怎样的性格特点。研读如下句子:

句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句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句3:小嘎子已经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感悟写法,作者把人物形象描绘得如此生动,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心理),再次朗读体会。

4、能否学以致用?第二次摔跤,看看小嘎子又会用什么招?续写《小嘎子与盘墩儿比赛摔跤》

二、希望:

1、透过文本展开阅读,可以读读《小兵张嘎》原文或观看相应影片。

2、通过文本展开阅读,读读课外有关描写人物的文章或配套的《同步阅读》。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篇5

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作者资料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胖墩和小嘎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小嘎子顽皮、机敏、富有心计。

生:小胖墩很沉稳,也是个摔跤能手。

师:嗯,他们两个各有特点。你还有其他收获吗?课文着重抓住了什么进行描写?

生:

生:小胖墩和小嘎子比赛摔跤时的动作、神态。

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师:是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这篇课文选自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只有区区三百多字,却被人们视为细节描写的经典,这是一段怎样神奇的文字啊?(板书课题,读课题,正音监,理解监生)。

师:片段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严监生呢?(强调临死前,师在临死前下打上点。)

师:设想一下一个人在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生:

师:这些都是一般人临死前的想法,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你的收获。

师:严监生临死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师板:两茎灯草)

师:在古代灯草是用来照明的,它非常地便宜,相当于一盒火柴里一根火柴的价钱,高明的作家善于抓住特殊情景下的最不起眼的事物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原来

两茎灯草就是严监生临死前的心事,他的表现是怎样的不一般呢,请大家仔细地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严监生的句子。(生读书画记)

师:严监生临死前有哪些不一般的表现?

生: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师:这句话里描写了些什么?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

生:

师:是啊,此进的严监生病情严重,还吃力地伸着两个指头,却总不得断气,多么难受,多么可怜!看来,这严监生是天大的心愿未了,再读读整个句子,注意,他的病已经很重了,很难受,很可怜的。(男、女生分别读。)

师:还有哪些直接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生:

生: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师:登时是什么意思?联系前后文字,可以换成

生:马上、立刻、顿时

师:同学们真厉害,关于严监生不一般表现的句子,找得可真准!那么,我们再读读这几个句子,想想,严监生当时的心情怎样?(出示三个句子)

生:焦急,难受

师:是啊,严监生怎能不焦急呢?你看他的那些亲人们都猜测了些什么呀?谁先说说,严监生的亲人们都猜测了些什么?

生:(大侄子的话)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师:严监生对这样的猜测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他的表现是,来,读出来(指名读

板书:两个指头)

师:大侄子猜错了,只是有些失望。严监生除了银子多,还有亲人多,还有机会。接着谁猜测了他那两根手指的意思?

生:二叔说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师:又没猜对,此时的严监生(指名读严监生第二次摇头的句子

板书:越发指得紧了)

师:二侄子也没猜中他的心思,关心的是他的银子!严监生心里会怎么想?

生:

师:在严监生苦苦支撑的时间里,还有谁接着做了猜测?

生:奶妈做了猜测: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师:所有女生先读奶妈的话,男生读后面的动作描述!

师:多么固执的`严监生啊!

可怜的老人在想什么呢?

生:

师:久猜不中,严监生已经快支持不下去了,他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板书: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

生:绝望、生气

师:这时,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此时的严监生(指名读句子

板书:点一点头)

师:可怜的严监生,谁会想到家财万贯的他,临死前挂念的是两根灯草呢?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生:

师:此时,你感觉到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板书:吝啬?节约?)

师:严监生的行为是不是节约呢?举例说说吝啬与节约的不同。

小结:该花费的也不花费叫吝啬,不该花费的就不花费叫节约。

三抓住典型情节,探究写法

师:临死前的严监生非常的吝啬,作者没有用一个吝啬,却把这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都是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师:(结合板书)再看看亲人们对严监生说话时他的三次手指动作和摇头,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亲人们都没有猜对他的意思。

生:焦急、无奈的加剧。

师:作者抓住了严监生临死前的典型事例,动作变化的典型细节,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写作方法?

生:

(板书:典型事例

典型细节)

师:这个片段写了严监生什么特点?抓住了怎样的典型事例呢?主要写了他哪些典型细节呢?

生:写了他的吝啬的特点,抓住了他临死前的典型事例。

生:主要写了他三次摇头的动作,神态这些典型细节。

师:

这就是一个杰出作家的不同非凡之处,写一个人的吝啬,无需多动笔墨,就抓住严监生临死前的典型情节,通过动作变化的典型细节就把人物的吝啬鬼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四,学以致用,迁移写法

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这样,抓住典型情节,通过典型的细节,刻画出人物特点。

师:如果我们想写写身边的同学,你能想到了哪些最能反映出这个同学的典型事例,他哪一点动作,神态,语言,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

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能抓住典型的情节,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希望你们灵活运用写作方法,写出让自己更满意的文章。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反思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总是断不了气的严监生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情。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和学习作家怎样抓住人物动作、肖像、心理及细节描写等写作的方法。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篇6

学习《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任务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本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一篇,怎样开好这个头为后面的学习作下铺垫呢?我认真阅读了这篇短短三百多个字的文章,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学生一读就明白,但如何让他们体会并学会作家的描写方法呢?

一次课间看男孩子们玩耍,我突然有了灵感,对,就让孩子们把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演出来。 上课时,我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形象后,要学生再认真地读课文,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明白,然后找两位同学,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演出来。其他同学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了。“演员”演戏,“导演”说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在评价的同时,学生不仅抓住了任务的动作,还从动作中感受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演完后,我适时对课文内容(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要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搬不动他)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把推、拉、拽、顶放大,想象画面,小嘎子是怎么推、拉、拽、顶的,把他的神态、动作描写下来。因为学生对课文已经非常熟悉,对作家的写作方法也有所感悟,所以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能突出细节描写,为本组习作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