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评一致性设计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19-09-21 21:40:31

《苏州园林》教学评一致性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0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02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介绍了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人民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知识的科普文章。叶圣陶老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严谨的写作思路。灵活恰当的说明方法,体现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03学情分析
 
 
在部编教材中,初一学生没有接触过说明性文章的学习,这类文体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出现。《苏州园林》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中国石拱桥》,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对于事物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如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这也为学习《苏州园林》打好了基础。八上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物说明文,对于这类文体,学生需要掌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用各种说明方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勾画全文中心句及各段关键语句,分析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2.通过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探寻苏州园林之美。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
 
速读《苏州园林》,划出全文中心句(即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和3—9段的关键语句,特别是首括句 ,概括文段大意,理清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
 
针对目标二:
 
学生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如在画图中”?画出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细细品味并加以赏析,说说感受到了什么美。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1984年出生于古城苏州。因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1979年初,陈从周邀请圣翁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圣翁慨然允诺,写下了《拙政诸园寄深眷》。究竟是怎样一座园林让叶翁如此眷恋呢?让我们一起到《苏州园林》寻美。
 
二、探行文思路之美(针对目标1)
 
“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
 
      ——叶圣陶《评改两篇报导》
 
1.默读主题丛书5第34页梁衡的《晋祠》,结合编者对文章关键句的勾画批注(特别注意全文中心句、首括句及与下文的关系)理清本文结构及说明顺序。(2145字,时间5分钟)
 
引导学生梳理:《晋祠》一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围绕“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一总特点,分别写了自然风景(山、树、水)和历史文物(“三绝”即其它建筑群)。其中介绍自然风景是按照由高到低、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介绍历史文物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补充文体知识: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重点讲解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2. 依照刚刚学过的知识和方法速读《苏州园林》,划出全文中心句(即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和3—9段的关键语句,特别是首括句 ,概括文段大意,理清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1523字,时间4分钟)
 
引导学生梳理: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围绕“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3到9段分别写了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教师总结: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不是随心所欲安排段落,而是从游览者的角度出发,按观察顺序一一写来,这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好多里面都有首括段或首括句,它们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 
 
三、寻苏州园林之美(针对目标2)
 
 你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如在画图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细细品味并加以赏析。
 
1.自然灵动之美
 
①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③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补充资料1: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pā)吐丹砂……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yíng)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曹雪芹《红楼梦》
 
2.深邃含蓄之美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补充资料2: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qiū)壑(hè),焉想及此。” 
 
一面走,一面说,倏(shū)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   
 
——曹雪芹《红楼梦》
 
3.朴素淡雅之美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泥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补充资料3: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gé),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jī),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
 
——曹雪芹《红楼梦》
 
(此环节在寻“图画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划横线的词语,体会本课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另外引入《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描述进行对比阅读,一是品味其生动的语言,二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我国园林之美。)
 
课堂小结:
 
叶圣陶先生的这篇《苏州园林》用准确、自然、流畅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传达出苏州园林的神韵,它介绍的不仅仅是园林艺术,更是苏州文化,是中国的文化。
 
四、拓展阅读
 
阅读《红楼梦》第十七回,注意其中描写楼台轩榭、假山池沼和花草树木的内容,看看大观园与苏州园林还有哪些异同之处。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