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2的教案5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4-06-16 10:04:08

引导探索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教案的价值在于能够指导教师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只有在实施中才能得到验证和提升,职场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12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12的教案5篇

数学12的教案篇1

相交线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来自xx大学。我今天试讲的是有关相交线的内容。说起相交线,其实咱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并不陌生,生活中许许多多有关相交线事例,比如说:包头市区里的街道,盖楼房用的塔吊,还有就是家里的窗户等等。

要想了解有关相交线的特征,那么首先由我来想大家介绍一下与相交线相关的一些角:

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注意其中的两个条件)

特别说明:

1、邻补角是具有特殊关系的两个角,是两个角互补的特例,如果两个角互为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一定互补,但是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

2、一个角的补角很多,但是邻补角只有两个。

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为对顶角。(注意其中的两个条件)

特别说明:

1、对顶角一定相等,且成对出现,但是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当提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线段与直线垂直时,是指他们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

1、两条直线垂直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反过来,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垂直。

垂线: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距离,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特别说明:

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垂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距离是一个数量。

2、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证明方法:

反证法:

假设直线l与直线外一点a,过a有2条直线与l垂直。

作ab⊥l,垂足为b;作ac⊥l,垂足为c。则ab与ac交于a。又∵ab⊥l,ac⊥l∴ab∥ac

“ab与ac交于a”与“ab∥ac”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于已知直线垂直。

3、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的一点与已知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证明方法

由平行线一点向另一条线做无数个连线,

垂线的平方=其他连线的平方-垂点与连接点线段的平方根据直角三角形两短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得知平行线间垂线段最短“三线八角”的判定

所谓的“三线八角”就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8个角。这八个角中共有4对同位角,2对同旁内角,2对内错角。

同位角的特征:位于截线同一方,被截两线的同侧。呈“f”型。内错角的特征:位于截线的两侧,被截两线直接。呈“z”型

同旁内角的特征:位于截线的同一旁,被截两线之间。呈“u”型

数学12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迅速地按数取物。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幼儿能迅速地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课件、标有“1、2、3”点点的袋子、糖果、装好的糖果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兔宝宝们要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你来了几位白兔宝宝吧!”

1、教师开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

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一盘、两盘、三盘,一共有三盘”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练习3以内的点数,鼓励幼儿大胆点数,并学会说“一共有……”

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咱们为他们准备的午餐,也给咱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

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一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共有一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一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1)。

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2只大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2。

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3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显示数字3。

三、进行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的操作。

1、兔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需要小朋友们帮忙包装糖果,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糖果。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糖果。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糖果。

2、小朋友们真棒,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下面一个地方。

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

数学12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元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元

用乘法计算:×3=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计算?×3表示什么?

(3个或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把元看作35角

元扩大10倍35角

×3×3

10.5元105角

缩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元

(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2

×5

3.60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72扩大100倍72

×5×5

3.60360

缩小到它的1/100

(4)回顾对于×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

×2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4×425×7×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专项练习练习一4

二、运用

1、填空。

()0.74()

×3×3×2×2

()135()148

2、做一做书p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1、2、3个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10

×1000

5×10

×100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板书小数乘整数1

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例2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

×5×5

3.60360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

学生基本能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计算完后小数点经常点错。下节课要进行专项练习。

数学12的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20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b是(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

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a?{x?n|1?x?8}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

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五.板书分析

数学12的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学习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学习难点: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一、学习过程:预习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一)画平行线

1、 工具:直尺、三角板

2、 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二)平行公理及推论

1、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②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 条;

③你画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②探索:如图,p是直线ab外一点,cd与ef相交于p.若cd与ab平行,则ef与ab平行吗?为什么?

二、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因为a//d, b//c,所以c//d b、因为a//c, b//d,所以c//d

c、因为a//b, a//c,所以b//c d、因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1与l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1与l2 没有公共点,则 l1与l2 ;

(2)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在同一平面内,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 。

4、平面内有a 、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个。

三、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1=∠2.试说明∠bdg+∠b=180°.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