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的加法数学教案6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4-07-28 10:01:06

写教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案只有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的加法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四的加法数学教案6篇

四的加法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ppt课件。

2、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操作材料(课前打印)。

3、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6的加法》ppt课件

活动重难点:

重点:看图学习6的加法。

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出示ppt,点一次按钮,叫一声。点几次就叫几声。)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ppt课件,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颜色,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材料。

三、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教村分析:

?找对称》是一个科学类的数学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此教学教师并不采用直接讲授的教学方式,而是用看一看、折一折、找一找、做一做的几个环节,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列的问题,如,在让孩子们找三角形、花朵、蝴蝶这三张图片左右两边的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提醒着他们"三角形的角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不过,这样说也不是很清晰,为了突出方向,就画了方向明显的图案,让幼儿看得更清楚。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通过各位老师的研讨及商量,对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得到了解决。在设计活动中,采取了由易到难过程,在设计教案中,刚开始从认识简单图形,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的方法,来了解对称的图形,接着是"找一找"的环节,即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让幼儿在认识简单图形对称的基础上,来找一找对称的有趣图案。大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最后是一个"找一找"的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巩固"对称"的理解,从而更多的发现物体的对称性,由于第一研幼儿操作下来,对于飞机的图案,幼儿材料书上画的飞机跟现实生活中的飞机有所差异,因此,不能直接看出它是对称图案,必须通过实际去联系,幼儿很难理解,后来,我就在第二研中,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把对称的飞机形象的画出来,当做例题讲解,但在幼儿操作时仍没有好的效果,一直认为是不对称图形,因而,对我的教学带来了困惑,令我不知所措。

还有一些地方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对于数学自己本身了解的不够透彻,教学活动准备前,没有认真去研究一些细微的地方和复杂的图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同时,有些地方出现一笔带过的现象,而造成了幼儿的不易理解。

一课二研活动,对于课前的准备如教师对教案的熟悉,教师的。回应能力,还有教具等都需要认真准备,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二研之后,虽然有些地方还存在一些漏洞或不足的地方,但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免会令自己感到开心。

设计意图:

从幼儿经验需求的补助与点拨方面来说,处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趋于单一的数字或者是简单的加减法这一模式来套用,他们需求的是多元化数学知识的吸收与灌输,所以在本次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我选用了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对大班幼儿在入学前做一简单的数学知识的点拨,没有过多的要求大班幼儿可以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但至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他们对数学中"对称"这一知识点不再陌生。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称"这一数学知识点,大志了解"对称"这一含义。

2、操作体验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裁剪简单的对称图形。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难点:侠义理解"对称"的含义,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其知识点,把学以至用放在幼儿的教学课堂。

2、重点:广义理解"对称",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其学习的乐趣。

活动流程:

一、"玩"对称,体验特征

二、"剪"对称,操作体验

1、说一说

定义:什么叫对称?(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看一看

3、剪一剪

三"找一找"对称,提高认识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

活动反思:

?对称》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在深入钻研教材之后,我将教学版块确定为五大版块:

第一版块:猜一猜

低年级学生对于趣味性强的事物能很快接受,并能调动积极性,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我将导入环节设计为“猜一猜”,出示老师剪好的图形,让学生根据看到的一半图形猜出整个图形,从而顺利进入对称图形概念的揭示——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第二版块:剪一剪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对于接受的知识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新课标提出:学生参与经历所学知识,能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所以怎样对对称图形进行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感知,我在导入概念以后,紧接着设计“剪一剪”,老师先示范剪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老师剪的过程,明确剪对称图形重点和关键在于要先对折再剪,再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来剪。这样,学生不仅观察了,还参与了,创造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版块:找一找

找对称轴是重难点,怎样让学生能正确找到所剪图形的对称轴,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单独找,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独立画出所找的对称轴,全班交流。

从展示的作业来看,大部分的同学掌握了找对称轴的方法,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因为所剪的图形对折了几次,所以在画的时候就增加了难度。

第四版块:想一想

“想一想”环节是在基本概念掌握以后的提高练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时,安排以小组学习为主,再通过小组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对称轴有多条。

第五版块:说一说

数学来源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所以在课堂最后,我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说一说哪些是对称图形,学生非常踊跃,都想展示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学习效果不错。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3篇《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范文的价值所在。

四的加法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四的加法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3、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四的加法数学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复习6、7的分解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6、7的加法运算。

2.学习6、7的加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大的)

2.学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小的)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用教室里现有的物品进行互动。如:教师先拿出3本书,问幼儿有几本书?又拿出4本书,问幼儿总共几本?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教师拿出教具购物券、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请幼儿拿出相应的学具。

3.教师让幼儿认识购物券上的价格,先看看每个商品的价格,然后问幼儿:"6元购物券能买到哪两样东西?"请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将幼儿两两分为一组,一人拿6元分别买到了什么?另一人拿着物品,然后进行创设购物。最后让每组幼儿回答自己用6元钱分别买到了什么,教师。

4.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用7元钱的购物券买东西,游戏规则同上。

5.听辨反应: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次数来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黑板上,然后,幼儿摆上加号和等号,请其他幼儿说出答案并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得数。依次请幼儿轮流来游戏。

6.幼儿完成《课堂活动册》"神秘花园":教师引导幼儿先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分类,然后按照分类列算式,并进行加法运算。

四、活动延伸:

在班内的区域《阳光超市》,利用学具购物券和标价商品,教师让幼儿想想,7元购物券可以买3样或4样商品,可以买哪些,有几种方法。

四的加法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黑板上有几幅图?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幼儿说教师记录。

b:“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反思:

今天我上了《5以内的加法》,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计算。课后和听课老师交换意见,不足之处反思如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四的加法数学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表: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小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小数加减混合计算一般的小数混合加减运算

带括号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小数加减简便计算

加减混合计算的推广能应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

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竖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五、教学策略

1、对于小数加减法,因为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就已经通过元、角、分的加减初步认识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并且在第四单元学习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和

计数单位。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应是让学生联系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及法则。本单元意图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的特殊性向一般性转化,遵循小学生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学习特点,把小数加减法剥离具体情境抽象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本学期第一单元学生就已经学了整数混合运算,本单元让学生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同时学生已经在本册书第三单元学了整数运算定律,本单元主要是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应用。通过推广,帮助学生拓展定律的使用范围拓宽自己的知识框架,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联系特性。

3、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数位不容易对齐。特别要注意数位不一一对应的加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的情况,不少学生则容易把这种不够减的减法计算做成加法,特别是整数减小数的情况。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六、教学时间

新课和练习6课时、单元测验2课时,合计8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7页例1、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通过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2、出示自学提示。

仔细看数学书95、96、97页例1、例2。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