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内容应当丰富多样,既包括知识点的讲解,也要有实践活动和讨论环节的设计,教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职场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灯泡不亮了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 物质准备: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2)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实验;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实验结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1. 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实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2
一、课题名称:小灯泡亮了
二、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活动能力,他们对周围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充满着好奇心。他们乐于主动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并喜欢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他们已经基本能用简单的图表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并基本能自己归纳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规律。
在我们班科学角有供幼儿探究的各种材料,很多幼儿都对其感兴趣,他经常会搞一些小试验,个别幼儿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磁铁会在不接触某些东西的情况下而让它们移动,锡纸平铺时会浮在水面上,团成球后却会沉到水底等。在我投放了电珠、电池后他们便经常用各种方法试图让灯泡变亮。结合这一现象及当前我园进行的安全教育,我特设计了“小灯泡的秘密”系列活动,旨在丰富幼儿经验并对其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三、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感官来观察和探究周围事物的奥秘没,及时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并会用语言报告他的实验结果。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池、灯泡、电线之间的简单关系。
3.尝试寻找正确的连接方式及用简单的图表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1、精神准备:知道什么是金属;排除幼儿顾虑为幼儿创建安全的环境和探究氛围。教师实验前亲自示范免除幼儿“摸电池会触电的顾虑”。
2、材料准备:灯泡、电池、线绳、纸绳、铜丝、铁丝、塑料绳、记录图表、记录笔、黑板一块。
五、教学方式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这样更便于教师指导和了解全体幼儿的实际水平,以便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步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说:“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个小秘密,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密小礼物,你们瞧(出示手电筒),这是什么啊?”
幼儿回答:“可乐”
教师说:“好!那我给它施一个小魔法,你们看有什么变化啊?”(教师打开手电让手电发光)
幼儿回答:“亮了”
教师问:“那是什么让可乐手电发光了呢?”
幼儿回答:“因为有电池和灯泡。”教师验证幼儿的答案(可以拆开手电)
教师问:“除了电池和灯泡还需要别的东西么?”引导幼儿知道还需要一个导电的东西,如:电线。
(二)过程:
1、一节电池、一根电线、一个灯泡
采用直接提问法引起幼儿注意及兴趣。
教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个试验,研究一下小灯泡发光的秘密,看我带来了很多的电池、灯泡和电线,你们试验一下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起来呢?”
教师说:“我们每两个人一组,一起想办法,看看谁的方法最多,然后把你们接亮灯泡的方法在图表上用你们的方法记录下来。”
(每两位幼儿一组并会得到一份试验用具及一张记录图表,请幼儿充分尝试并记录连接方法。)
讨论总结得出结论:灯泡和电池的任意一端连接并用电线将灯泡与电池另外一端连接灯泡便亮
2、投放各种试验材料
(1)教师说:“我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绳子,你们认为那些能够代替电线,让小灯泡亮起来呢?”幼儿充分猜想、试验并记录结果。
(2)讨论总结得出结论:金属导电,非金属不导电。
七、课程延伸
一个灯泡、一根电线、多节电池,试验寻找连接方法,观察灯泡亮度。
总结:灯泡的亮度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电池越多,灯泡越亮。
八、此系列活动的步骤
1、了解连接方法;了解导电体及绝缘体
2、了解灯泡的亮度与电池的关系。
3、能利用以上知识自己制作简单的电动玩具
4、进行安全教育
注:本课为第一步,“了解连接方法,了解导电体及绝缘体”。
九、备注: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略
点亮小灯泡
小灯泡导线电池
不同实物图展示:略
教学后记:略。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电池、电线、灯泡之间的简单关系,探索让灯亮起来的方法。
2、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串联多盏灯时灯的明暗变化。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电池的正负极。
2、材料准备:电线、电池、灯泡、电池盒、灯泡盒。
(三)活动过程:
1、观看灯的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灯有哪些作用?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灯有哪些作用呢?彩灯可以让舞台更加漂亮,各种夜景灯也能为城市添加色彩,照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看清东西,红绿灯可以指挥交通。
(2)讨论:灯是怎么亮起来的?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
师:这里有灯泡、电池、电线、灯泡盒、电池盒等材料。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能让灯泡亮起来吗?请你们试一试。
(2)第一次分组操作。
3、观看视频,了解正确的连接方式。
(1)观看线路连接视频。
(2)出示电流流向图示,了解灯泡亮的原理。
小结:当正确连接电池、电线、灯泡后会产生电流,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穿过电线、灯泡、再流回负极,这样灯泡就亮起来了。
4、第二次分组操作让两盏灯亮同时亮起来。
师:用同样的串联方法能让两盏灯同时亮起来吗?请你们试一试。
5、分享操作结果和发现。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中继续投放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在观察、探索活动中,发现灯泡发亮的电路和金属材料的导电现象。
2.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初步了解其特性。
物质准备:
1.教具:一块展示板(图一),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的图片各一。
2.学具: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积木、钥匙、晨检牌、纸片等若干。
经验准备:通过ppt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激趣引题。
(1)教师打开没有插上电源的录音机,咦,今天录音机出了什么问题?(“录音机没有电”、磁带坏了……。)
(2)教师插上电源,验证幼儿猜测的结果。
(3)师:电能让录音机转动起来,电还有什么用呢?(电能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电能使灯泡亮起来,电可以让电风扇转动……。)
2.尝试:选择材料,探索灯泡发亮的电路。
(1)师: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图一,在这么多的材料中,有二样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认为是那二样?最好能说出理由。
(2)师:这二样材料是不是真能让灯泡亮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3)幼儿尽情地操作,教师观察、鼓励、引导(图二)。
(4)师:请告诉我们,你是怎样让灯泡亮起来的?用这个图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来(图三)。
(5)师:你们用电线的一头与灯泡接上,另一头与电池的顶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灯泡触到和电池的另一头,灯泡就亮了。
(6)师:是不是这样?这样连接真的能让灯泡亮起来吗?让我也来试一试?
(7)教师有意选择金属丝不露的电线操作。咦!怎么不亮?
3.发现:创设情景,操作中发现金属的导电性。
(1)师:你们的灯泡都亮了,我的为什么不亮呢?
(2)师:“小朋友,你们都认为是电线的问题,同样是电线,为什么这根电线可以,而这根电线不可以呢?”
(3)比较二根电线的不同处。
(4)幼儿比较操作,描述操作结果,大胆表述材料与灯泡是否亮的因果关系。
(5)教师对幼儿的结论进行描述:“小朋友,你们都认为,电线露出金属丝接在电池上灯泡就能发亮,有塑料包着的电线头接在电池上不能使灯泡发亮。是不是这样?(6)教师再次设疑,让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金属的导电性。
师:出示杯子,这是什么材料做的?(金属)如果把它接在电池上,灯泡会不会亮?
(7)幼儿操作,发现金属的任何部位都能导电。(图四)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8)猜想验证:再次探索
①明确操作要求。
师:“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检牌、积木、纸片、钥匙,先等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电路后灯泡着?哪些不亮?然后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表格里。”
②幼儿操作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进行观察指导(图一)。
③师**流猜想结果。
教师对幼儿的猜测结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问,进行统计:(图五)
提问语1:“晨检牌接在电路上有几个孩子认为亮的,几个孩子认为不亮,(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说明一共有几个孩子在活动?(16个)
提问语2:“纸片接在电路上有8个孩子认为亮的,有几个孩子认为不亮?”
提问语3:“钥匙接在电路上有1个孩子认为不亮,有几个孩子认为亮?
④幼儿操作,验证猜想结果,交流发现结果。(图六)
4.拓展:提供电工用具,观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导电与安全的关系。
明确操作要求。
师提供电工用的钢丝钳、尖嘴钳、起子、活动扳手、.电工刀、电工小锤、电钻、电烙铁等:“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把手在哪里,看一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能不能改成金属材料?“
5.活动延伸:
师:那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材料,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做一做这个实验,找找什么材料能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
小百科: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汤马士·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在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经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6
编写教案是幼师们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一份好的教案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致力于收集、整理全国各类优秀教案,相信您一定会受益不少。活动中引导幼儿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 提高幼儿的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及其变化非常敏感,好奇心强,更喜欢动手去摆弄材料,探究兴趣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幼儿喜欢玩电动玩具,喜欢摆弄电池,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灯泡亮了》。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活动难点: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物质准备: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粉、白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图片、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连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3)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咦?小兔家刚安装好的电灯怎么又不亮了?
师: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塑料绳、布条、毛线、铜钥匙、回形针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粉一白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材料的一头与电线接在一起,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实验结束后,将材料收拾好放回原位,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灯泡亮了吗?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夹在铁架子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连接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铜钥匙、回形针、铁丝等金属材料能导电,塑料绳、布条、毛线等非金属材料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中投放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探究哪些材料可以导电。
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到科学区里试一试。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贯穿始末,试图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方法,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幼儿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等形式,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及合作探索的快乐,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整个活动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语言简练,操作前提出明确要求,幼儿在实验过程目标明确,能通过合作探索并使用符号记录。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并能通过活动感受成功的快乐。但是,由于乡镇幼儿记录经验不足,在鼓励幼儿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时,孩子们能说出多种符号,实际记录中却偏向单一的记录方式如:打勾与打叉。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7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等。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提高幼儿自主探究及观察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大班上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及其变化非常敏感,好奇心强,更喜欢动手去摆弄材料,探究兴趣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幼儿喜欢玩电动玩具,喜欢摆弄电池,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灯泡亮了》,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活动难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与结果"。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贯穿始末,试图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方法,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同时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等形式,让幼儿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使幼儿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及合作探索的快乐,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物质准备: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a)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b)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c)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a)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b)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c)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灯泡不亮了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
2、能自主动手操作探索灯泡发亮的方法。
3、初步感知金属能导电的特性。(重点)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灯泡与单节电池的连接图示、小兔子情景图片。
2、每组一套实验材料: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铁钉、铁丝、电池、小灯泡、记录纸、水彩笔、裸漏的电线。
【活动难点】
自主探索用电线等物体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的一位好朋友小兔子,它呀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安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小结:要想让黑黑的屋子里亮起来,需要安装电灯。安装电灯需要有电线、灯泡,还要有电源,比如:电池。这些就可以让灯泡亮起来了。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就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师:在实验之前我想先请孩子听清楚操作要求,每两个人一份操作材料,不要讲话,安安静静地动脑认真操作,当听到老师结束活动的口令后,要及时放下材料,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实验结果,说一说你的灯泡亮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好,现在就请孩子们把小板凳轻轻地面向小桌子,开始操作吧。
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关注能力弱得幼儿完成操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师:好了,孩子们,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完成实验了,通过实验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请举手。(观察幼儿完成情况)哇,这么多小朋友都成功了,孩子们表现非常棒!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出示灯泡与单节电池的连接图示)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凸起的一头也就是电池的正极,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也就是电池的负极,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鼓励幼儿探索实验并记录。
1、设置问题情景。
师:孩子们,小兔子又遇到麻烦了,它家的电线不够长,灯还没有接上,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让灯泡亮起来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许多材料,除了桌子上孩子们刚才操作的电池、灯泡、电线以外,还有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铁钉和铁丝,这些东西里面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帮助小兔子家通上电呢?(想)
师:(出示记录表)这是什么?(记录表)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和小盘子里的物品连接起来,看看什么材料能让灯泡亮起来,如果能导电让灯泡亮起来你就在记录表上相应的图片下面画一个“对号”,不能导电的材料,你就在记录表上画一个“错号”,把结果都记录好。还有把能导电材料放在一起,把不能导电的材料放在一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操作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好下面,先把你们的小板凳轻轻的面向小桌子,我开始发材料。把记录表和彩笔在盘子里拿出来,开始操作和记录吧。
(1)幼儿动手操作并做记录,老师巡回指导。
(2)交流经验,分享实验结果。
师:刚才,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哪些材料能导电,哪些材料不能导电,请举手说一说?(请2—3个小朋友回答)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再次实验分享结果。
师:我们根据记录的答案再来进行一次实验,看我们验证的对吗?一起再来实验一次。
小结:回形针、铁钉、铁丝都是金属制品,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这些材料接触电线和电池后,能让灯泡亮起来,说明这些金属材料制品是能导电的。而像毛线、塑料绳等材料在接触电线和电池后,没有让灯泡亮起来,说明毛线、布条、塑料绳制品是不能导电的。
四、出示裸露的电线,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师:和老师的实验结果一样的小朋友都帮助了小白兔把灯亮起来了,小白兔到了晚上就再也不担心看不见东西了。小白兔要我代它谢谢大四班的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段电线,仔细观察一下这段电线怎么了?(破了)露出了里面的金属,我们实验后已经知道了,金属能导电,那当你看见这种裸露的电线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不接触,尽快告诉大人)
小结:孩子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今天实验活动中小电池里的电流和这种裸露的电线接触都在我们使用的安全范围内,但当你在生活中看见这种裸露的电线的时候,是一定不可以用手去触摸的,而应该及时告诉大人来处理。
活动延伸:
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材料,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刚开始时孩子们并没有实验成功,但每个孩子都在轮流的努力尝试着实验,并且期待着成功,在实验中孩子们都能体现出合作的精神,最后大家在一个小朋友尝试成功中收到了启发,各组中都纷纷让小灯泡亮了起来,孩子们很开心也很兴奋,有的鼓掌有的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但我知道这并不是课堂“失控”了,是孩子们对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来了,不足的是材料的投放还是有些欠缺,如果能够多准备些材料对幼儿的探索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