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5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5-04-01 13:01:08

教案结合案例分析,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常常会讨论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附课文: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人类文明史的又一个千年到来之际,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在人类社会舞台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2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

(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⑴、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⑶、板书:

发明、发现

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⑷、用“发现,发明”练习说话。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用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⑵、学生回答。

⑶、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⑷、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

(出示诗句)

⑸、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⑵、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

⑶、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⑷、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⑸、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1、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与小组同学讨论。

2、交流。

二、畅谈收获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设计师,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是怎样的。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句

1、自学生字,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

2、写字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3、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四、布置作业

1、小练笔:

请爸爸妈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2、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3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 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 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 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⑶ 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 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 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 练习: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 爱迪生( )了电灯。

② 地质学家在这里( )了大油田。

③ 由于下雨,我们( )了郊游计划。

④ 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 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发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发明。

3、同学结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 )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发明奇迹、幻想变成实际、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 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 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 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 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⑸ 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⑴ 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 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⑶ 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 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发明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电视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改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感受对比说明的表达效果。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有这些先进的东西很方便,为什么会有如此方便的东西呢?这些先进的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是在20世纪发明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2)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们会到谁?(想到神仙呀。因为他们能呼风唤雨!那谁能我们解释一下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自读课文,领会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把读不好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依赖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

三、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中心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呼风唤雨?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说明)

2、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并说说你的体会。(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体会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

四、精读课文,领悟变化

1、通读全文,请同学解释发现和发明的区别?课文中的这些科技产品那些是科学家发现的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哪些是发明的?哪些是发现的?同学自由回答!

(发现: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则是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现在第4自然段“人类登上月球……天体”。(发现的)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远洋船舶”。(发明的)

2、精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说现在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过去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体会比较法的妙处!(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在王公贵族那个年代是不能达到的。所以他们当然连想都不敢想。过去的人们生活是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他们只能用蜡烛照明,马车代驾,蒲叶代扇,飞鸽传书等等是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只能在。。。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比较法的好处:突出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其威力是连过去王公贵族都不敢想象的)

3、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的历史中……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简介农耕生活的特点: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顺从自然,依赖自然)

虽然他们当时不能改变自然,但他们有美好的愿望吗?(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联系生活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哪儿实现了?

(a、千里眼是电脑上安的可视屏,可以通过电脑看见对方;

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真厉害!天文望远镜看得太远了。

b、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

c、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

小结:我们祖先的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谁能再举出一种吗?

(实现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还有宇宙飞船,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以前挖土都是用锄头,现在用挖土机,用大卡车运。有机器、汽车来帮忙。)

4: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哪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说说诗的出处和含义?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觉得怎样?(多、大、快,一夜之间,时间很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难怪作者会说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小结:20世纪我们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说说都是在围绕哪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句。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自豪、激动、高兴的心情。

2、带着对课文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再读一遍。

六、课外延伸,突发奇想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的确,20世纪,让我们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在新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我希望汽车把汽油换成太阳能,这样就能更加美化环境,没有空气污染了。很不错,是个有环保意识的孩子!我能像在飞机上一样,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我觉得现在大都是白烟,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车不污染环境。那生活多么好啊,环境多清洁呀!乘空中客车上月球旅游;机器人保姆。孩子们,你们太有想象力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奇迹会出现的!)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思考写下了!

(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1、你们的志向远大。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21世纪也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作业: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也请他们说说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五、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自问自答

作比较

科技→发现和发明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