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变展决心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0-01-21 09:00:50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在十六、十七大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年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提出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之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字之差,意义却大不一样,   

作为普通百姓,关注十八大、解读十八大,莫过于与己息息相关的民生类内容 “建设”与“建成”,虽只一字之差,却意义重大,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建设中作出的庄严承诺。一字之差、一字之改,意义重大的同时,内涵丰富、深刻:“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从一个侧面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加充足。彰显出的,是一个执政党的决心、信心。如果说十六大之前,建设中的新中国规划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大正式将建设小康社会写入党代会报告,是小康社会这个概念在中国提出的初期的话。那么,历经 10 年的发展,历经 10 年的坎坎坷坷,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稳定、发展不动摇,坎坷中前进、发展中求生存,战胜了非典、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各种危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可以说,正是这些“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十六大的 “ 建设 ” 到十八大的 “ 建成 ” ,一字之差、一字之变,意味着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集中一切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更大的决心去改善民生,增加人民收入,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的普通民众,才能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从十六大、十七大“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的“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彰显决心的同时,更是信心的展现。正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我们的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这信心,源于十六大以来十年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源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等。十年磨一剑,小康社会不能永远处于“建设”的过程中,有这些做基础,提出“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建设”过程的自豪、肯定,更是对“建成”小康社会有信心、有毅力的体现。历史、社会总是奔腾向前,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另一方面,更是对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信心、恒心的体现。笔者认为:一字之变是要在这几个方面将要进行变革,实现小康社会。  

一是在经济上,经济发展不仅要速度、要数量,更是要求质量、可持续性,高能耗、高污染的GDP不是小康社会所需要的,还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绿色、健康的经济增长;
平衡区域经济,让西部等贫困落后地区也有产业发展,实现协调发展。  

二是在民主法治上,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上,以前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变成让全民都要富裕起来,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减少贫富两极的人群,扩大中间收入人群;
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要让更多的人群能够享受到。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个庄严的承诺令人感慨无限。现在距离2020年只有8年。而且,这次用的词是建成,而不是建设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一字之变的背后既是郑重承诺,更是明确昭告。让我们翘首期盼这一天的到来,也让我们认真工作,为之奋斗,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