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读后感优质6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4-07-10 17:02:03

我们写读后感时,要注意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与文章内容紧密结合,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要想写出令人感动的读后感,我们需要在文字中传递真挚的情感,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茶读后感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茶读后感优质6篇

中国茶读后感篇1

我读了这本书,心中不时出现我们那伟大的母亲——中国。中国地大物博、水土富饶。从太空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那古老的长城。蜿蜒起伏的长城不仅是我们民族古老文明璀璨的象征,我们民族历史的脊梁,而且很可能是联系星际间文明的立体坐标。想起这些,就让我热血沸腾,心中充满自豪。

中国在世界上是必不可少的国家。中国一开始叫“华厦”, 中国古时候的蔡伦首先发明了火药。“炎帝”、“黄帝”,是远古时期两大部族的`领袖。他们爱国爱民、黑白分明,传说他们教人修房屋、驯养家畜、种植五谷、又创造了船、车……

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们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无情人有情,人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振作精神。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的世园会,神七、神八发射成功,天宫一号与神八成功地对接。

我们现在的小康生活是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想想过去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草。从不叫苦叫累,为伟大的祖国无私奉献。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呀!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也为我们祖国人才辈出而感到激动,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更努力地去建设与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中国茶读后感篇2

这本书被列入了高中必修课本中的整本书阅读的推荐书目,而另一本必修课本的推荐书目是《红楼梦》,是在好奇能够和《红楼梦》一起并列必修课本推荐书目的书是什么样的作品,于是买了这本书打算细细品味。初听书名,还以为是写中国乡土风味的散文集或是小说、杂文集,后来才知道是学术作品。

说实话,这本书对我来说,读起来是困难的,不是说理解上有多困难,而是读起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抛去一切杂念来读,实在太不容易了。可能是学术作品的原因,又是社会学的书籍,涉及不少专业词汇和专业问题,给我的感觉总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复杂问题高难度化,读来有些难以消化或者说难以产生阅读的快感。

前面的乡土中国读来稍微好一些,有原生态的乡土情味、风味,也细数了不少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乡村观念、乡土问题,后面的乡土重建则涉及到了经济、社会、制度等问题,越读越觉得晦涩,也不太提的起兴趣。

可能也是我个人便好文学类的书籍,更是因为我的水平和阅历不够,所以没有特别大的收获和感悟。不过,作为教育类的研究生,我不得不考虑,这样的书籍推荐到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中有何意义,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学术高度这是不用质疑的,但是让高中生来阅读这本作品,老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是否真正的对学生有帮助。能不能读懂是一个问题,能否学会读学术类作品,学会学术文章的`写作方法又是一个问题。

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次云南,也提到了很多次云南的呈贡,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有熟悉感,有陌生感,作者笔下的乡村,和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乡村,有本质上的相同,也有形式上的不同。因为书中的论文及所涉及的调查大多在五十年代左右,距离现在过去了太多个日新月异的年头,不过,作者很多关于农村建设,乡土工业的建设似乎在今天看来,得到了实现,说明作者的调查的问题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同时提出的解决措施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写不出什么有质量的书评,因为我实在读不懂、进不去这本书,可能需要历练可能还需要多沉淀,才能了解乡土中国,而不是把乡土仅仅局限于我童年成长的的乡土风俗。

中国茶读后感篇3

在看《乡土中国》这部小说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乡土”这一个词了。这确实概括了整个国家中乡村地区的特点。在这本书中“乡土本色”很好地介绍了何谓“乡土”。

乡土,直译为家乡的土壤,可它的内涵却不止如此。它寄托着人们的情丝,童年,也展现了中国的发展。这些也都离不开家乡的土壤。

在文中有提到过:离开了家乡,如果觉得水土不服或是想念故乡了,可以用家乡的土煮一点汤喝。这种说法我也听到过,我曾怀疑这种偏方是否真的有用,而且土那么脏,有可能存有很多细菌难道不会生病吗?味道就更不用说了。可是长大后我才发现这个偏方治的并不是身体上的伤害,治的是每一个思念成疾的游子们心中的心病。这样想来他们煮的土,怕也不单单只是故乡的土,还是自己的情丝,将土和情丝融进汤中,饮入肚中后感觉自己的情丝回到故乡,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这种偏方是我们乡村中人们的习惯,明知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却还是将这个土方传承了下来。乡村中人的习惯可不止这个。

种菜是我们乡村人的本领,做其他行业的人想要换个地方继续发展是个简单的事情,但对于乡土的农民来说却不是件易事。土是搬不动,搬不走,也搬不了的。农民只能在自己耕作的那片土地上守护着它一辈子,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所以文中也有说:“待候庄家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这也是因为农民们的心留在了土中,挪不动了!这些农民都将自己的身心交给了土地。他们可以说是不幸的,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那;但他们可以说是万幸的,因为他们可以一辈子都在那。

不仅只有农民,连他们的后代也是这样,书中有说:几百年间,在这里生活的人,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姓。他们在后代人口增加虽然会有人离去,但总是会有人留在本来的地方继续生活耕种,留下来的人或许就像张嘉佳写的那样“我花一辈子交的朋友不要,去城里认识陌生人吗?”而那些远去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的本领,到另外一个地方继续耕作,开辟耕地。

好像从前几年开始就会有外国人说:中国人去到哪,就把地种到哪。事实也确是这样没错。有些到国外去生活的中国人带着乡土的本性,在那里他们都会买种子来看看院子里能种什么蔬菜水果之类的农作物,现在好像很多人喜欢砸自己家中种菜,不管是公寓还是别墅,我们总能找到地方种菜,就连宿管阿姨也在宿舍门口找了一地还没有卫生间那么大的地种上了青菜。

乡土的本性有好也有坏,凡是生来都具有对立面,乡土的坏是体现在与人交往和见识方面。

上文提到过张嘉佳的那句话也正说明了在乡村中,很多人从出生到生命结束都一直在那里,认识的人也就只是村子里的人们,在对他们来说不仅城市是陌生的,那里的人、事、物都是陌生的!他们不去,也不会去和陌生人接触来往,就只在自己原有的空间内打转,不会突破出来。

正是因为上述所说,“土”这一词就拿来贬低他们了,“乡土”本为一个好的形容,却因乡土性 的劣处使它带有恶意,反击性的词。现在我们一直说的“土”就是说他们见识短浅,什么都不懂。并且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长大的人性格自然不一样,审美观念也有所不同。“乡土”的人们比较老实,比起现在城市里的尔虞我诈,他们确实做不到,但这也可以看出乡土人们的本性淳朴无邪。

在我们中国,似乎在几百年前甚至几万年前耕作都是发展的开始,它开启了中国“乡土”,一直被延续了下来直至今天。但乡村的人们逐渐减少了,留下的只有老人们了,还有年幼的孩子们,但孩子们终是会离开的,或许有一天乡村会越来越少吧,但肯定不会消失的。

我们国家的乡村具有“乡土”性,即使我们会离开,骨子里还是忘不了。

中国茶读后感篇4

在现代化的大潮下,乡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无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了。然而我们在中国,农村依然占有绝大比例。因此,要彻底了解中国社会,乡村便是不可规避的问题了。

费孝通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的中国乡土社会。土,是历来那些所谓的城市人对农村人略带鄙夷的一个评价,当然,一定程度上这个词是客观的,因为农村人的眼里缺乏所谓的“大世面”。费孝通先生认为,这个字形容中国乡村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那是农村人的衣食父母,农民靠种地为生,世世代代扎根于土里,他们对土有着特殊的感情。生于斯,死于斯便是最好的见证。农业不同于其他经济形式,农民们靠着水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于是,土便使他们囿于一个相对孤立隔绝的环境之中,但这种孤立绝不是一家一户,而是一个以村落为单位。聚村而居是因为农田需要水利,一定的合作是必须的,且人多也更安全些,家庭世代的绵延也会造就此种情况。在村里,范围的局限性导致了彼此的熟悉,试想我们和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人一起生活是个什么样的情形:我们不会产生陌生带来的拘束,在很大程度上从心所欲;我们因为了解而彼此信任;我们相互体谅而摩擦甚微……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世外桃源。

我们现在的农村,以家族姓氏来命名村子的屡见不鲜,如杨家湾、岳家寨等等。尽管村子里并不是每家都是这个姓,但这个姓大都占有绝大比例。这是中国氏族社会的一个传承,而农村相对的“与世隔绝”把它保存得更好。正是这亲密的血缘关系造就了社群的团结性,而维持团结的也正是中国人所讲究的人情。礼尚往来,自古以来为中国人所重视的美德,但这礼尚往来的人情却限制着社会若干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冲突和竞争。根据某些冲突论学者的观点,冲突是维持和保障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缺乏冲突,农村在某种程度上也便落后了。但同时,缺乏冲突,自然便缺乏法律调整的基础了。在费孝通先生的眼里,维持着乡村秩序靠的不是法治,而是礼。“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法治与礼治的不同就在于维持秩序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不同。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乡土社会中生活的变化如此之缓慢,以致于依靠传统即可解决生活的大部分问题,而所谓传统,正是社会经验的累积。因此,只要有学习能力,先辈们的经验便足以应对生活,而这也正是礼治的前提。

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外在的规则通过长期的教育化为内在的习惯。因此,维持礼的力量不在于外在的权力,而是内在的良心。可并非人人都是安分守己,这就为乡村调解开辟了空间。在法治社会,大家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可在乡土社会,村里长辈充当着和事老,此种调解更多的是一种教育过程,是一个道德感化过程,于是乡村便处于一种无诉状态,而此种私力救济方式所依托的道德又是与法治的内涵所不尽一致的。如有个人因妻子偷汉子打伤了奸夫,这在乡间是理直气壮的,可要是到了法庭,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可能还构成故意伤害呢。正因为如此,如果乡间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没有变革,而只是把法治的基础设施硬搬下来,不仅法治的效果不能显现,礼治被破坏的后果会如影随形。

在中国有句俗话: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似乎道尽中国乡土社会人们“私”的品质。个人管好个人的事,如果是公家的,大家便有占便宜的想法。就像很多人把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道路上却是垃圾横飞。所谓“私”的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的界限怎样划分的问题。古代儒家讲究一个“伦”字,君对臣、臣对君、父对子、夫对妻,都是有不同的行为道德标准的,费孝通先生比喻得很好,“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石头落水的那个中心,而每块石头泛起的波纹就交叉成为中国的行为道德网络。”石头大一点,泛起的涟漪范围广一点,交叉得多,社会关系网络自然也大。所以这种

“差序格局”富有伸缩力,中国人对世态炎凉颇有感触也是基于社会圈子会因“石头的`大小”而变化。在这种差序格局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是最好的写照,每一个大的目标都是从自我出发,就是必须先管理好自己才有后面的程序。当然,这种“私”是相对的,因为我们“私”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公。正是因为这种差序格局形成的关系网络使我们对每个网上结点都有不同的权利义务。所以,某人可以指责他人xx,而如果是他父亲,缄口不言亦不会受到谴责。这就是维系乡土社会的道德标准。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引进市场经济体制,外国大量社会思潮的涌入冲击着我们这个“土”社会。社会由血缘的连接向由地缘连接转化。那个熟悉的社会已离我们越来越远。造成这一影响的因素很多,拿教育来说,在农村,上小学大家也许还在一个村里或镇上,随着学历的升高,大家便开始分化,各奔东西,现在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来自五湖四海,而这样长久的“隔离”必然使以前所熟悉的人不再熟悉。没认真读书的年轻人也会去读个技校学点手艺,走出大山也就在城市扎根了。偶尔回家也就是见见父母和较好的友人,对其成长环境也开始陌生起来。在我的家乡,我仔细观察过,没有几个同龄人还会务农,粮食的市场被国家垄断,务农几乎无利可图,更别说抚育子女了,就连父辈这一代也不能只靠种地为生了。而城市资本的运行所形成的社会吸引力使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走入城市谋生。留守家中的也做起了小生意帮补家用……社会已不再是那个社会,由此所造成的社会结构也逐渐在改变,传统格局的打破必然需要新的力量来组建。但是这种力量更多的不是靠外在的压力,而是社会内在自身的调整,国家权力只是在社会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上充当调解员。社会是有活力的,有内部自我调整机制的,而这也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良好互动。

只有充分了解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本质和社会的运作才能有效地融入社会,而知识的欠缺使我不能再进一步深入发挥,就此搁笔吧。

中国茶读后感篇5

一提起历史,我们首先会想到艰涩难懂的传统史籍,或是游戏人间的坊间野史,我今天说的,是一本不同于以上两种类型的另一种历史。作者以物载史,正史趣说,文笔严谨又不乏风趣!该书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来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顶般透彻,不由得使人感叹一声,哦!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讲啊!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作者是张经纬,他本人在博物馆工作近十年,又是搞人类学研究的,学识相当渊博,从这本书里就可以看出端倪。一般的历史文字,多以人物或事件为线索贯穿古今,而这本书以博物馆里的文物为线索,以文物引发出它的所处时代,进而剖析那个时代的兴衰过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代表文物,一件件文物串联起来,就是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商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皿、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石窟佛像;唐代的茶叶、瓷器;宋代的山水画;元代的江南园林;明代的硬木家具;清代的蓝染布……一件件文物像画卷一样,在作者的笔下一一为你展开,带你了解为什么这些文物会在当时兴盛繁荣,为什么又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同时,这也是各时期历史更替的原因。

像玉器、青铜器、丝帛、茶叶等,在它们当时所处的时代,是被用来作为货币使用的,可以购买物品,可以封赏诸侯,可以交换马匹,也可以被当作祭祀用品使用。比如曾经兴盛一时的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就足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后来随着供需严重不平衡,这些物品才渐渐淡出经济舞台,成了生活配角儿。

读这本书,我发现,不论是秦皇汉武,还是魏晋名流,无一不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秦皇汉武派道士、童男、女寻找仙方,派使者寻汗血天马,想用仙方与天地同寿,骑天马踏极乐之地,最后这两位皇帝也化尘化土,淹没于历史长河。但是炼丹修道的风气却一直延续下来。到魏晋时期,就连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也不例外,入了天师道不说,最终因服食丹药身亡,可悲可叹!

大家在说起魏晋时期时,大约想起的都是一些名人雅士的风流轶事,是他们狂放不羁的风骨。其时,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数十个政权,闹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场,战乱频繁,且都发生在汉王朝境内,上至王权,下至庶民,都饱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归隐山林,寻求避难。永和九年的兰亭聚会,正是战争频仍之时,不是王羲之违背时势的孟浪之举,而是对现实境遇的无言反抗!今天,我们所羡慕的魏晋风流,其时是当时名流们整体颓废的气质,代表了他们内心的无奈和惆怅。

通过读《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我还纠正了自己很久以来的一个误区。以前提起金文,我会以为是金国的文字。通过张经纬老师介绍,我才明白,金文是因为文字刻在金属表面,所以被称作金文。金文流行于商周时期,一般刻在青铜器上。还明白了青铜不是青色的。青铜是铜、锡、锌三种金属按一定比例制成的合金。青铜器刚制成时的颜色是比黄铜色还浅的金黄色,光泽度非常好。我们之所以叫它青铜,是因为它们被长埋在地下,氧化后,出土时就成了铜绿色。

现在国际上有雇佣军,在古代,在中国也有。周王朝雇佣秦国、楚国等小国为王室提供马匹和铜器;汉皇帝雇佣匈奴、乌桓、鲜卑等边境少数民族为他们上战场杀敌;唐朝雇佣突厥、铁勒、回纥等少数民族杀敌打仗;明代用蒙古部落和满洲部落互相制约,维持平稳,最后,都被这些雇佣军一一消灭,改朝换代,皇帝轮流做,形成了历史的流动发展。虽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太过血腥!

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我国佛教缘起于北魏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传播,已经开枝散叶,遍地开花。典型的标志就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均为那一时期建筑。知道了茶叶兴起于唐代,陆羽功不可没。茶圣陆羽还曾评价过咱邢台邢窑的瓷器,说“邢瓷类雪”,来形容邢瓷的质地透彻。作为邢台人,听到这个评价,还是很激动的!知道了江南园林兴起于元代,可见当时元统治者对汉人的高压政策,令不少富人也心生隐逸,放舟江湖。还知道了棉花原产印度,在元代引入中国,被松江人黄道婆发扬光大,成为明清以来中国与世界纺织物的主要原料。

读书,愿意开卷有益,增长见识,愉悦心灵。读张经纬的《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使我打开了脑洞,窥见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新华夏史,幸也!

中国茶读后感篇6

冯友兰先生系上世纪中国知名的哲学家。初读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四年前吧,因内容与先前所读的哲学迥异,再加之有大量生涩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读《南渡北归》时,方知冯先生1924年始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新中国后冯在清华大学任教,涉及诸多相关内容。近段重读《南》书时,尾部出现一段梁漱溟先生评价冯先生的话,让我十分警觉。称冯友兰曾经谄媚过江青,冯的品行是墨家,实践的是功利主义。将我对冯先生博大的哲学、国学知识和文人独具品格的崇拜,从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说冯先生在那个特殊年代,放弃了文人独立自由的品格,谄媚江青,出于什么目的,冯先生在上世纪中国哲学界当属大咖级的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哲学思想一定有可读性,就再次捧起了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为了便于印证或纠偏,同时在读希金斯的《世界哲学简史》。

西方人说中国古时有哲学思想,但没有哲学家。那么,古时希腊知名的哲学家有柏拉图及其师傅苏格拉底和学生亚里斯多得三人。冯友兰先生从希腊和中国在地球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他说:希腊是海洋性国家而中国是大陆性国家。海洋性国家崇尚贸易,追求利润。随利而逐的个性荡漾着平等和自由。而大陆性国家的`中国,以农为本视商为末,重本抑末鄙视商业。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土地固定的羁绊,形成以家庭为单元,世代家族相伴诞生的是森严的长幼尊卑等级观念。当时,耕种土地是非常依靠经验相传,看天的营生。而哲学思辨恰巧是无需经验积累的心智活动。遵循传统,恪守春生夏长秋收冬储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会出现“君臣、父子、夫妻”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无论儒家的孔子还是道家的老子为了扬名立业,只能顺应国家和民生大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哲学思想。

儒家顺应的是“治国”和“平天下”,道家顺应的是“修身”和“齐家”。至此,中国古时哲学思想多了低头研思具体的人间实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来生轮回无形无影形而上的层面。这种农业民族的特性,也许就是有哲学思想没有哲学家的重要成因。这一结论可能有些牵强,但这个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扰着我,或许是读这两本书的收获之一。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