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观后感,我们可以总结出影片的优缺点,职场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故事的观后感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的观后感篇1
近几日的长沙,悲伤逆流成河,思念汇聚成海。这一切,只因一人离去。“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__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噩耗袭来,百姓奔走捧花相送,泪如泉涌。按理说,年逾九旬已是高寿,但在人民心中,有些人已经亲切和伟大到人们无法面对他的离去,袁老就是这样的人物。
不过,袁老从不自觉伟大。在他的眼里,“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是种子,必然起于细微,自然期待发芽,追求开花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袁老一生逐梦稻田,矢志“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广袤大地,年年上演“五谷丰登”的景象;风雨百年,袁老把自己活成了闪亮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梦想的种子精神。无梦想,难至远;梦越早,越有力。他从小就热爱草木,在汉口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参观园艺场,激发了他对田园的向往,于是悄悄埋下“长大学农”的种子。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坚定说服家人填报了“农学系”。从1953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开始,他正式着手农学试验,研究红薯、西瓜……不久,他将研究方向转向水稻育种,从此踏上了让水稻增产高产的科研之路。1973年,他与团队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梦既圆,新梦又起。渐渐地,他又做起了“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稻”之梦想,无穷之力量。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大面积示范每公顷产量不断抬升。即使病危之际,他还念念不忘他的杂交水稻事业……少年种梦,一生逐梦,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梦想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顽强的种子精神。每一粒种子都要经历破壳之痛,顽强必然是优良种子的内在基因。水稻杂交是一项世界性大课题,不少研究人员因困难而放弃或中断研究。但袁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铁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求索之路坎坷艰辛,从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他奋斗了__年。这期间,他排除干扰,坚持研究,成为忠实的“稻田守望者”。他带领助手做了3000多场实验,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熬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季节赛跑、追着季节走,从1968年起,每年冬天,他和助手都要赶到海南三亚搞水稻育种,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也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谋一稻,最终他凭着顽强斗志,与团队攻破一个个难关,创造出一次次高产纪录,为后人树立起一座座丰碑。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顽强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创新的种子精神。无创新,不科研,创新是科学家的生命。袁老终其一生,就是以稻秆为笔,以稻穗为字,以稻田为纸,把科研论文写在辽阔的大地上。他敢为人先,冲破束缚,偏要把“外国人搞不成的”自己搞成;他脚踏实地,一辈子躬耕陇亩,视杂交水稻为孩子为“宝贝”,平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认为“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电脑里长不出水稻,温室里育不出高产品种”“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崇尚实干,凡是不愿意下田的研究生,他坚决不带。他执着地向泥土要结果,直到今年初还坚持在海南开展科研。正是因为这种创新+实干,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征服一座座科学高峰——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屡创高产纪录,同时,海水稻的“沧海变桑田”乃至沙漠水稻的阶段性成功,让杂交水稻在他手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也赢得了近百项海内外荣誉。一生一事,勇于攀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创新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为民的种子精神。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心中有民、心忧天下”的袁老,立志“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杂交水稻让中国人进一步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不止于此,袁老和他的团队还将目光对准世界。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已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000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球共有4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中国境外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无数人因杂交水稻摆脱了饥饿的威胁。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赞誉袁老是“真正的粮食英雄”。一心系百姓,一稻济天下,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为民的种子。
稻花香里忆袁老,我们当传承他高洁的种子精神。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是,在光处,依然质朴无华。他说,“在事业面前要勇往直前,在荣誉面前急流勇退”“荣誉不能当饭吃”“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他淡泊名利,把所得奖金几乎都捐赠给了科研事业,国家给他在青岛提供的一座住宅,他却完全改造成了办公室,带领满屋子的科研人员钻研海水稻……他心灵富足,生活节俭,喜欢去路边小店剪头发,穿35元一件的短袖、100多元的鞋子,戴260元的手表。他风趣幽默,爱好高雅,业余除了游泳、读书,还喜欢下象棋、拉小提琴、跳踢踏舞。他还是粒浪漫的种子,每个重要日子都要给妻子惊喜……一边科研报国,一边质朴生活,我们当向袁老学习,做一粒高洁的种子。
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一种延续;种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精神。在人间,袁老因为一粒稻种,热恋土地;在云端,袁老把自己化作一粒精神的种子,融入湖湘精神的沃土,激励着千万来者“敢为人先,心忧天下”。有人说: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第二次是在葬礼结束,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你的人死去。依照这个逻辑,袁老第三次生命必定永恒,因为,无论是“长哭送袁老”,还是“倾一城之花悼念”,袁老的名字已经深刻在广袤的大地上,印刻在人民的心田里。
此刻,我们目送一颗卓越的种子去了白云之上,除了不舍,我们对袁老的纪念就是,接过他的精神种子,用心呵护,让它们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故事的观后感篇2
星期五的电影课,我们看了《忠犬八公的故事》我很感动。为什么我很感动呢,就让我来说给你们听吧。
有一次,帕克捡到了一条流浪的秋田狗,他让别人养这条狗,却没人答应养它,帕克只好自己收下了。回到家回他发现这条狗脖子的项圈上有一个“八”字,所以给它起名叫小八。过了几年小八长大了。帕克要去上班,小八也想跟着他去,可是帕克不让。小巴只好在墙下挖了一个洞钻了出去。帕克下班的时候看见小八在车站的花园等他,就问卖热狗的是不是有人带小八来这里的。卖热狗的说:“不,是它自己来的。”然后帕克带小八回家了。过了几天,天天都是这样……有一天帕克正在上班,突然倒下,他去世了。可是小八还在车站的小花园等帕克,这时帕克的女儿把小八给接走了。清早帕克的女儿把门打开。小八一下子跑了出去。他们没有追上小八。小八又找到原来的那个花园继续等它的主人帕克。每天过路人和车站门口卖热狗的都喂它东西吃。一天两天三天……它每天都在这里等它的主人帕克。就这样等了十年。直到小八死去的那一天,小八得了心脏丝虫感染病。这个故事是真实的.。真正小八的雕像还立在那个车站的小花园,小八死后。它的尸体被做成标本存放在博物馆里。
一只狗为了等自己的主人,宁愿失去幸福的生活,来等它的主人。我们家的笑笑也像那条秋田狗一样,每天在胡同口等我。这时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坚强、是勇气、是忠诚!我们一定要好好对待人类忠诚伙伴——狗。有时间你们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吧,也一定会有我这样的感受。
故事的观后感篇3
看完《忠犬八公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忠诚的八公。
电影描述了一个音乐教授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一条名叫“八公”流浪狗,彼此“一见钟情”。在教授去世后,八公拒绝了教授女儿所安顿的舒适生活,心甘情愿流浪街头,十年如一日的等待着教授的归来……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将走向生命的尽头但它却在风雪之中依然走向车站。依旧是那个位置,它趴在那儿,有些疲惫,缓缓的闭上了自己的双眼,恍惚间,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主人推开车站的大门,对它说:“八公,我们回家……”
我难以相信,一只狗可以忠诚到用它的`一生来等待他的主人。你可知,十年是什么样的概念现在,每当看见街上流浪的小猫小狗。人们心里嫌它们,自然是离得远远地,细细想来这些狗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善待每一个小动物,让世界充满爱。
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要更加真诚地对待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只有你。?它或许只占你人生的几分之一,可是对于狗,它只有你。它用它的一生,向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是爱!
故事的观后感篇4
朋友推荐《忠犬八公的故事》,开始看的时候漫不经心,到结尾时已泪流满面。一只小狗居然在教授死后十年间风雨无阻的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等候他。连教授的妻子也难以置信:八公,你居然还在这里!连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一只狗却用它一生来实践,狗尚如此,人何以堪?
很多人都为这忠诚的狗感动,动物最美的地方正是它们的善良和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有句古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无论美丑,不分贫富,只要它们认准你,就会忠心相待,不离不弃。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聊斋志异》中就有一只义犬以死相护主人钱财的故事。在九江市贺家山陵园一座墓前,也有一尊舍身尝毒救30余人的狗的雕像。
想起小时侯爸爸也曾拣回一只的小狗,全身白得无一点杂质,尤其是尾巴上的毛特别长,卷起时竟像一朵软软的鸡冠花。这么漂亮的小狗被遗弃是因为多却长一个据说是不吉利的脚趾,一向沉默少言的爸爸却坚持把它带回家。每天上学时它会紧紧的跟着我直到校门口,回家后它会冲着我摇头晃脑,用嘴轻轻咬我的裤脚,把脑袋往我身上不停的蹭。晚上看电视也总喜欢窝在我的脚前。那只狗慰藉少年时叛逆寂寞的我,给家人也带来不少欢乐。
教授的妻子告诉外孙说“其实是八公找到你外公。”冥冥中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当我们看到教授陪着八公看电视,学着八公在地上爬一起嬉戏,和八公一起抓臭鼬,给八公按摩,我们还会认为八公对教授的忠诚是本性如此吗?这种至死的`守候来自于对爱的回报,在教授眼里,八公如同他的好友,在八公的世界里,教授亦如它。在他们彼此的心理已无人与狗的区别。这种万物平等生命如一的观念在我国先秦道家的著作中曾有过论述:“天地既位,阴阳炁(qì同气)交,于是裸虫、鳞虫、毛虫、羽虫、甲虫生焉。人者,裸虫也,与夫鳞、毛、羽、甲虫俱焉,同生天地,交炁而已。”只是脑袋越来越充实的人类早已将这抛弃,不仅自私残暴对待这些生灵,而且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冷眼观之,否则又怎么会“犀利哥”这样的事件呢?
八公不是宠物,我们亦不是主人。在这个世界里,付出忠诚才会收获忠诚,奉献爱才会享受爱!记住这只曾令我们泪流满面的狗,提醒我们蒙灰的善与爱吧!
故事的观后感篇5
今天,我们观看了《忠犬八公》这部电影,第一次见识到一只狗如此忠诚,我看了后很感动。本片讲述一只日本秋田犬在车站偶然被教授帕克捡回家,教授帕克与这秋田犬相处得很亲,帕克根据秋田犬的项圈给它起名叫“hachi”。他们天天呆在一块儿,就像家人,教授有时竟也会伏在地上费尽全力教八公捡球。帕克的妻子本是坚决反对家里养狗的,但是看见帕克和八公之间如此深的感情,她终于同意了。每天,八公和帕克都一同去车站,然后八公在傍晚又来准时接帕克下班。直到有一天,不幸降临了。帕克教授在为学生讲课时,突然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可八公并不知道这件事,那天傍晚,它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等着他主人的`到来,可是人流渐渐地少了,八公还是没有见到帕克的身影,它再也没有见到帕克了。可是这只忠犬依然每天都在车站上等主人,这一等,就是十年。终于,在一个雪夜,忠犬八公合上了它的眼睛。
我不喜欢这个结局,为什么就不能让帕克与八公永远在一起呢?也许人,总要离开的。但是却让我们领会到了一只狗的忠诚。十年,也许是我们生命的十分之一,但却是一只狗的一生,八公用它的一生去等它的主人能再叫他一声“hachi!”但是,它还是没能等来那个熟悉的声音。
这部影片的情节并不曲折,但却那么地深入人心,催人泪下,忠犬————忠诚的狗,我想这样形容八公再贴切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