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掌握课堂节奏,优化学习体验,通过制定教案,我们可以明确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避免遗漏,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长歌行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歌行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诵读,继续引领掌握诵读古诗文方法,了解大意并体会意境。2、积累经典名句,受到“惜时”教育。
2、适度拓展,引发诵读古诗兴趣,扩大积累。
教学流程:
一、 复导引入——调动积累引趣诵读
读本中的目,会背哪?背一背或读一读。
二、 诵读新目——方法指导诵读
(一)以难度挑战激趣独立诵读
1、调研:希望自己独立读正确还是希望和小伙伴一起读好这首诗?
2、自主读正确、通顺
3、交流互助正确、流利诵读[请你们推荐1一2位读书比较好的人,说推荐理由。]
4、范读引领,难点指导[师生交互诵读]
(二)通过了解内容赏读品趣
1、了解古诗文大意的'方法指导:
1)看看书中有关资料,说说你从诗中明白了些什么?
2)一般读古诗或古文,可以通过“看注释”的方法,了解大概意思。
出示本课“注释”,同桌互助,了解大意——你又明白了什么?
全班交流,进一步准确了解大致内容——直译古诗并增加师生个人的理解
2、古诗欣赏式诵读指导:
1)自由读一读,看看哪句诗最有画面感,可以让你眼前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划“曲线”。
2)想象画面,眼睛放得远一些——体会着诵读或背诵。
3)指名读,闭目感受是中的画面和意境。
3、名句积累式阅读法指导
1)请再次自由美读古诗,把你最像记住的句子划“双横线”并背下来。
2)交流积累的著名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三、扩大积累——学用结合,拓展诵读
1、你最想把你背下来的名句告诉谁呢?准备怎样说?[读-背-说]
2、看看这课的一组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谁知道?[板书:惜时]
3、自由读一读后边的诗———指明读一遍到两边。
4、你还知道哪些劝人珍惜时间的名句吗?[后一课;生活中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等]
布置:诵读《长歌行》读好《明日歌》《惜时》
长歌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新课学习: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朗读《长歌行》,
调查:谁听过这首诗,谁又会背这首诗,谁又了解它的意思。
师:看来这首诗非常有名,很多同学早就知道它,还有同学都能背诵下来了,我相信,我们能够通过这节课,把这首诗学得更好。
点评:了解学生对本诗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学习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把你不认识的字标出来;
会读的同学请你把这首诗再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还掌握的不够好。
3.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认字;
2)再把课文读一读。
4.检查识字情况:
老师出示生字,学生朗读;
请同学当小老师重点讲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同桌互查识字情况,并进行评价。
点评: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5.读音小练习:
请你读一读这几个字在课文中读什么音:
长 行 少
你知道它们还有什么读音吗?
(二)合作学习,了解诗意:
1.请同学朗读课文。老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
说说这首诗的说了些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3.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4.共同解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点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意,把自主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内容:
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体会时间的珍贵。
6.再次体会本诗意境:
请同学们看着插图,和文中诗句,听老师说:
面对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面对滚滚的江水,和一去不回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点评;鼓励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渗透。
7.正向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一秒,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8.勇敢背诵课文。小组互相背诵并评价。
(三)指导书写:
描一描课后写字表中的生字;
说说哪个字不容易写;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在田字格中写一写,同桌互相评一评。
点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习小结:
说说你的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同学们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不让时间从我们身边白白溜走。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篇3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
(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介绍诗歌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有叫“歌”或者“行”的有长歌行、短歌行等
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 (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
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习向导自学古诗。
学习向导
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展开交流
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找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2、给足自学时间,小组合作时要真正体现互动。
3、学生根据学习向导汇报自学情况,汇报形式不限。
(这一环节教学侧重在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所查找的资料、工具书,在这环节中起重要作用。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自己理解这首诗歌不是很难,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有难度。因此设计小组合作目的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考考你
同学们汇报的都很好!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解释加横词,说出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戒诗)
五、借助课件,指导朗读
1、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画出重音和停顿。
3、指名配乐朗读
六、总结
1、诗中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3、这是一首劝戒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劝戒人勤奋好珍惜时间的诗句、格言等?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学生自由汇报,谈感想
七、作业
背诵诗歌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 要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上语文课,学习《长歌行》。
2、长歌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
3、再请同学们看诗中读者的位置上写的是什么?
4、通过预习,你对汉乐府民歌有何了解?
二、初读感知韵律
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诗文: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诗中的三个生字,把诗读准。
第二遍,希望你能把诗读顺,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朗读
第一名学生读,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第二名同学读,请其他的同学听他的节奏,是否有韵律。他读的是那种韵律。
师生小结,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读,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不一样,但一句话中的节奏必须一样。
3、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的将这首诗读一遍。
三、品读体会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其实读古代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的.有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感受。
2、指名读
3、你觉得诗中那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使你最有感触?
4、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受?(珍惜时间)
四、精读想象意境
1、古人说,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让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如此慨叹呢?请大家默读诗文的前四句,读时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还可以借助插图品一品,作者因何而感慨。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收获和困惑。
2、学生自学并交流。
3、汇报。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读一读那句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不按着四句诗的顺序,先说那一句都可以。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什么意思,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早晨是露水最大最圆,最美好的时刻,可太阳一出来,顷刻间,就干了,你独到这里,有何感受?是啊,朝露易逝,时间就像它一样,很快就没有了,所以最着说——(生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作者抬起头,举目四望,看到了什么?你冲那看出来的?读一读,美吗?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美?把这种美读出来。这美丽的景色是永久的吗?为什么害怕秋天?读到这,你读出了什么感受?说出来,(重点理解“焜黄”“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是啊,春花好,仅三月,少年时,转眼逝,使人于是想对同学们说——(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让我们齐读一、二、三句品味时间的短暂。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慨?他看到了什么?是呀,何时归呀,何时都不归,他们一去不复返了,就如同时间一样。是呀,春去春会回,青春却难复,抓住了现在就是抓住了青春,失去了现在就是失去了一生,这正是——(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齐读全诗。
五、悟读自我升华
此时此刻,我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男生,女生,分别齐读,品意悟情,熟吟成诵,直至背诵。
六、扩读学习拓展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他们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共同的心声,你知道有哪些诗句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同学们让这些诗句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们不断向上,永远前进!
长歌行教案篇5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问题的提出
本题目是在品味《长歌行》所表现的意境基础上,运用吟诗、画诗、唱诗、改诗、舞诗、演诗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探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从艺术的角度表现这首诗的情感。
二、要求
1、揣摩《长歌行》的情感,有感情地吟诵,探讨在声调上的表现力,可以集体或个人各种形式吟诵。
2、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作画,可以是单幅,也可以画成多幅。
3、选用熟知的乐曲为《长歌行》配乐,演唱这首诗。
4、根据《长歌行》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改写成记叙文、童话等其他体裁文章。
5、编排舞蹈动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习,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教案篇6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生字“葵”、“衰”,新词“华叶衰”、“待日晞”、“布德泽”。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具:
flash教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1、播放歌曲《长歌行》,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课题: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查阅并出示相关资料: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二、学习古诗
1、老师范读,学生自读。
要求: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意指导以下字词:
葵:冬葵、冬寒菜,古代的一种蔬菜。
衰:从强到弱,在文中衰败,枯萎的意思。
华:同“花”。花和叶子都变黄了,然后衰败凋谢了。
待日晞:很快要被太阳晒干。
布德泽:给予恩泽,恩惠。
3、出示:
学习向导:
⑴朗读法:朗读全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出重音节奏。
⑵绘画法:从诗中圈出美好的诗词并作画,照图解说。
⑶领悟法:对自己感兴趣的词或诗句做深入研究,仔细体会。
4、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诗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复的时间。我们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受吗?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12、让学生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
把古诗读正确,读准确。
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
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或是从中获得的道理;或是别的惜时名言诗句。
出示: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莫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同学们的收获很多。你想把这首诗送给谁?为什么?
3、出示:
作业:
抄写并背诵古诗。
找劝学勤学的词句诗篇积累。
设计成劝诫人们及早努力的公益广告建议在我们的校园里能挂上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汉乐府
长歌行
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篇7
姓名:
一. 默写《七步诗》,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填空。
诗句 句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 )。曹植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诗中用“豆”比喻( ),用“萁”比喻兄长( ),“同根生”指( ),“相煎”指( ),全诗表达了对曹丕( )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 )的残酷现实。
二.默写《长歌行》,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长歌行》出自( ),“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 )。诗的一至四句写了春天的( ),五六句写了秋天的( ),用季节的变换作( ),说明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是( ),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是( )时期。七至十句用江河不能西流作( ),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 ),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三.默写《出塞》,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本诗的作者是()代的( )。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 ),对出征的将士们的( )。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 ),对驻守将领无能的( )。全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对人民( )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阅读同学习作,回答问题。
风筝
青岛唐山路小学四年级二班 王昭君
春天来了,草青了,柳绿了,桃花开了。这几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路过村头,总看见一些人在放风筝。(写春天的环境,烘托自己心情,为下文写风筝作铺垫。)
啊!是孙悟空!你看他头戴黄帽,身穿黄衣,白袜.黑靴,左手提着金箍棒,右手举到额头前,打着眼罩,看着我。(写外貌抓住了特点,描写顺序也合理)“老朋友,又见面了!你好吗?”我大声问候他。孙悟空眨眨眼,不说话,只是抵着嘴笑,又一蹦一蹿升上了云头。(在外貌动作描写基础上,写自己的想象,极有情趣)再往周围看看,蝴蝶、八卦、老鹰、燕子……许许多多,花花绿绿,十分好看!(从“面”上略写这些风筝,全文有详有略,处理恰当。)
我要亲手做一个风筝,把它送上天空。打定了主意,我匆匆地往家赶。(写自己的打算结束全文,有余味。)
简评:描述生动、传神,既有“面”的描写,又有 “点”的描写,条理清楚。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给了孩子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和空间,本文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指导教师:朱维山)
本文获青岛市当代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
1. 本文写了哪些风筝?
2. 文中写哪一种风筝最具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本文写风筝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六.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通过描写景物、描写生活画面或叙述事情表达出你的感情或对某事理的感悟。
《长歌行》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
chàng gē cháng gē xíng dà hǎi nǔ lì shāng bēi dōng biān
xī biān shào nián lǎo dà lì qì shāng rén kě bēi gē qǔ
dōng hǎi hǎi shuǐ xià hǎi yòng lì sì chuān bǎi chuān
ér gē shàng hǎi dà lì shì shāng xīn dōng xī xíng zǒu
二、填空:(背诵古诗)
题目: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
何 时 复 ___ 归 。
___ 壮 ___ ___ ___ ,
___ ___ 徒 ___ ___ .
三、先组词再造句:
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写时间的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