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分解优秀教案7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4-08-02 13:01:09

教案中详细的活动安排可以保证课堂节奏的流畅性,教案的目标明确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有方向感,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5的分解优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5的分解优秀教案7篇

5的分解优秀教案篇1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打破以往的教学结构,将摩擦力作为一个整体来逐步研究,而不是分别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使得学生更全面的从本质上掌握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有三大特点:

1、采用“学习即研究”的理念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围绕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让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研究的过程,从而实现物理学习的本质。

2、采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就地取材的物品来进行小实验,看似简单易操作,但却能带给学生最真实的体验,让学生有最直接的感受。

3、采用知识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融于一体,通过实践找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与类比、猜想与假设、实验与归纳、控制变量法、描点作图法等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已具有一定初中知识背景下,进一步来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并可应用二力平衡进行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2.在初中阶段对摩擦力有定性了解,但不够深入高中阶段加以细化;

3.在初中学习电阻时用到过控制变量法归纳出摩擦力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p57-p61,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是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高中物理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大家在初中已接触过摩擦力的学习,高中应从更深的一个层面来认识摩擦力,静摩擦力的问题很复杂,具体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时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本节课,我力求使学生们可以正确认识静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可以列举说明静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白最大静摩擦力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及动手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通过对静摩擦力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认识“力”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最大静摩擦力进行的实验探究及数据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好的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静摩擦力的应用,进一步体现出物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研究静摩擦力大小的范围。

2、研究静摩擦力的方向。

(二)难点:

如何对静摩擦力进行方向的判断。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实验探究模式

实验和多媒体教学:

(1)教师演示用:玻璃杯,大米,筷子,气球,玻璃球,两本交叠在一起的书,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红墨水,细线,木块,矿泉水瓶,ppt课件。

(2)学生用实验器材2人一组: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趣味实验演示

向压实的整杯米中插进一根筷子,用筷子将米杯提起,将气球放进玻璃杯内,向气球内充气,用气球将玻璃杯提起。

发问设疑:将整杯米和玻璃杯提起的神奇力量是什么呢?

2、深入分析:

对整杯米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还有筷子对整杯米的向上的作用力,向学生提出疑问,这个作用力可能是什么性质的力,进而给出在物理学中像这样产生于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二)新课教学

1、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接触且相互挤压

通过回顾课前气球提杯子的小实验,向学生发问,为什么干瘪的气球不能够提起杯子?

对比分析,当气球充满气时,气球可以提起杯子,此时气球与杯子接触且存在挤压,当气球内气体放出时,气球与杯子不接触且不存在相互挤压,气球也不能提起杯子,进而得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之一是两物体接触并存在挤压。

②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仍然由气球提杯子的小实验入手,当气球与杯子都放在桌面上,且相对桌面静止时,气球和杯子之间不产生静摩擦力。当气球提起杯子时,气球和杯子之间就产生了静摩擦力,这是由于当气球提起玻璃杯时,玻璃杯会“想”相对气球向下运动,我们将其称为玻璃杯有相对气球向下的运动趋势,进而自然得出静摩擦力的又一个产生条件是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

③两物体接触面粗糙

夹玻璃球竞赛:

竞赛规则:谁能在十秒钟之内,用筷子夹起的玻璃球多谁就获胜。

十秒钟过去,我们会发现,一位同学夹起了几个玻璃球,而另一位同学几乎没有夹起玻璃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追问,为什么比赛结果会如此悬殊?

教师解密,这是由于老师给“获胜”的同学所用的筷子提前穿上了一层“橡胶外衣”,进而使筷子与玻璃球接触的表面变得粗糙,才使得“获胜”同学顺利夹起玻璃球。

由此自然得出静摩擦力产生的第三个条件是两物体接触面粗糙。

2、静摩擦力概念

通过得出了静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可进一步概括得出静摩擦力的具体概念,即:两个相互挤压且相对静止的物体,由于存在相对运动趋势而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给出定义后,教师提出一个将两本交叠在一起的书分开的小游戏,让学生亲身体会静摩擦力“巨大”力量,进而对静摩擦力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3、静摩擦力的三要素

①作用点

引导学生通过定义直接得出,静摩擦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接触面上。

②方向

①用刷毛弯曲方向表示刷子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在引导学生分析静止在斜面上的刷子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分析得出刷子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刷子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一结论。

②对被气球提起的杯子进行受力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逆向思考,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

③大小

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杯子与木块相连,不断向杯中加水,直到木块滑动,可直观定性的观察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自然提出猜想,静摩擦力的增大存在一个限度,教师加以解释说明,给出静摩擦力大小情况: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即fmax,这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其数值范围fmax≥f≥0,且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4、巩固提高

①引导学生利用定义判断静止在曲面上的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加以总结概括,得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让学生分析在超市电梯上的人的受力情况,和人走路及传送带上的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

教师加以纠正和强调: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不一定是静止的物体,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5、应用

教师给出静摩擦力在生活中应用的相关实例,并给与解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摩擦力的利与弊。领会自然的神奇力量。

5的分解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掌握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

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分力之间夹角变化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下面同学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请同学们一起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学生活动:观看两位同学的操作,同时考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点评: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等效观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列举实际例子: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搬沙袋、打夯等。

点评: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学生活动:积极思考,领会合力、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二、新课讲授

1、力的合成

教师活动:教师出具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告诉学生有关的器材,以及实验的目的,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好多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橡皮条的伸长量相等)然后教师可让学生(2~3人)自告奋勇去前面操作,下面的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找出操作同学的不妥之处。在实验结果的处理时,引导学生先做出各力的图示,让操作的同学和下面同学一起讨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学生此时也可能有很多种猜想,比如:把两个力直接加起来等。教师可参与学生的讨论,筛选出有一定道理的猜想)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出示的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思考: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什么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案去探究?然后与邻近的同学交换一下意见。

学生代表到前面去做实验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并与自己设计的方案相比较,看哪个方案更好一些。同时要找一下前面同学的操作有无不恰当的地方,并友好地提出来。当操作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力的图示时,同学们要积极思考: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并形成自己的猜想结论。

点评: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学生对于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的猜想,教师应当充分尊重,而不要怕麻烦,要让学生的实验探索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睿智,教师时常会有惊喜的发现(为学生的聪明而高兴)。

教师点评: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要给学生验证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三组数据,处理完后得出自己验证的结论,即原来的猜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自己选出各组的代表,把实验的情况进行汇报,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求合力的方法一一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组的操作情况、数据处理、语言表述等进行评价和分析。

学生活动:根据学生自己的猜想,利用课桌上仪器进行实验验证,测量三组数据进行处理,看结果如何。(实验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各组的学生代表要在同学们面前陈述本组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情况相比较,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得出求合力的方法。

点评:验证探究的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验证,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比较准确而又简捷的语言表述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点评:概括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力f1=45n,方问水平向右。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若f1和f2的方向相反(夹角为180°),求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若f1和f2的方向相同(夹角为0°),情况又怎样?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力f

1、f

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

1、f

2、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θ= 0°;0°

1、f

2、?

当f

1、f

2、相等时:θ= 0°;θ

学生活动: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做题态度要严谨认真。

思考:两个力f

1、f

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

1、f

2、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合力f的大小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变化?

认真观察老师提供的课件内容,验证自己得到的结论。

点评:寻找合力f的大小和分力f

1、f

2、间夹角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上述问题中,即:f1=45n,方问水平向右。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能否不用图示法而用其它的方法求?如何求?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然后学生计算求出。

点评:方法扩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是多么重要的结论,教师都不要取代学生,一切的思维活动教师都要巧妙引导,让学生得出。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初步知道求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后进一步提出拓展问题:一般情况下物体都受到多个力作用,那么如何求这些力的合力?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不难想到: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点评:由两个力合成扩展到多个力合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共点力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自学共点力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以检验其自学情况:

1、什么样的力是共点力?

2、你认为在掌握共点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示图片:大吊车吊起物体;人担水;举重;比萨斜塔等。吊车吊起物体时钩子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人担水时担子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举重运动员举起的重物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比萨斜塔受几个力作用?它们是共点力吗?

4、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没有适用条件?适用于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看书,掌握共点力的概念,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回答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共点力的理解并搞清它们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共点力。

点评:学生掌握共点力的概念,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课堂练习(见实例探究),学生先独立完成(起自测作用),然后讨论,有些问题可有多种解法,引导学生找出最佳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练习,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计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5的分解优秀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数学课程标准》虽然降低了因式分解的特殊技巧的要求,也对因式分解常用的四种方法减少为两种,且公式法的应用中,也减少为两个公式,但丝毫没有否定因式分解的教育价值及其在代数运算中的重要作用。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事实上,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向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密切的联系。分解因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一种“化归”的.思想,而且也是解决后续—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等—恒等变形的基础,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的教育价值还体现在使学生接受对立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正确预见、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探究平方差公式和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活动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在分解因式的过程中体会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联系。

2、通过公式a -b =(a+b)(a-b)的逆向变形,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等能力,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3、能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综合运用。

4、通过活动4,能将高偶指数幂转化为2次指数幂,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难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其运用,两种因式分解方法(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的综合运用。

5的分解优秀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实验探究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以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提高实验技能和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提高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锻炼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和计算式。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展示几个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车急刹车、冰壶运动等。

通过提问这些情景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导出新课。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滑动摩擦力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结合前面学的静摩擦力条件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需要有压力、粗糙的接触面以及相对运动。

问题2:为什么冰壶、火车、孩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呢?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猜想:与压力有关,与速度有关,与质量有关,与粗糙程度有关等等。

2.设计实验: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可通过加减砝码改变压力,改变拉动速度,更换接触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弹簧秤示数便是滑动摩擦力示数,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3.进行实验:6人一组进行实验,注意小组内部的分工问题,教师巡视。

4.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交流讨论:分享实验中的数据和实验细节,误差处理等;讨论控制变量法的注意事项,即控制无关变量相同,只改变探究的物理量等;实验安全问题、保护器材问题等等。

6.总结:结合实验结论和教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n

问题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断呢?结合示例分析并讨论。

示例:木块在地面上滑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并带动木板一起滑动。

学生讨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相对运动方向有时并不是运动方向。

问题4:滑动摩擦力有什么作用呢?举例说明。

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见到滑动摩擦力,车辆的刹车系统是利用滑动摩擦力进行减速,打磨东西也是利用了滑动摩擦力,同时机器中的滑动摩擦力会损耗器材,所以需要使用润滑油来减小滑动摩擦力等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给出适当例题,运用公式求解摩擦力大小,判断摩擦力方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作业:课下继续探索,拓展科学知识。

5的分解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看谁算得快:(抢答)

(1)若a=101,b=99,则a2-b2=___________;

(2)若a=99,b=-1,则a2-2ab+b2=____________;

(3)若x=-3,则20x2+60x=____________。

??、探究新知

1、请每题答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多媒体出示答案)(1)a2-b2=(a+b)(a-b)=(101+99)(101-99)=400;

(2)a2-2ab+b2=(a-b) 2=(99+1)2 =10000;

(3)20x2+60x=20x(x+3)=20x(-3)(-3+3)=0。

2、观察:a2-b2=(a+b)(a-b),a2-2ab+b2 = (a-b)2,20x2+60x=20x(x+3),找出它们的.特点。(等式的左边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学生概括,老师补充。)

板书课题:§6.1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前进一步

1、让学生继续观察:(a+b)(a-b)= a2-b2, (a-b)2= a2-2ab+b2,20x(x+3)= 20x2+60x,它们是什么运算?与因式分解有何关系?它们有何联系与区别?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因式分解

结合:a2-b2(a+b)(a-b)

整式乘法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结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

??、巩固新知

1、下列代数式变形中,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

(1)x2-3x+1=x(x-3)+1;(2)(m+n)(a+b)+(m+n)(x+y)=(m+n)(a+b+x+y);

(3)2m(m-n)=2m2-2mn;(4)4x2-4x+1=(2x-1)2;(5)3a2+6a=3a(a+2);

(6)x2-4+3x=(x-2)(x+2)+3x;(7)k2++2=(k+)2;(8)18a3bc=3a2b·6ac。

2、你能写出整式相乘(其中至少一个是多项式)的两个例子,并由此得到相应的两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吗?把结果与你的同伴交流。

??、应用解释

例检验下列因式分解是否正确:

(1)x2y-xy2=xy(x-y);(2)2x2-1=(2x+1)(2x-1);(3)x2+3x+2=(x+1)(x+2).

分析:检验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只要看等式右边几个整式相乘的积与右边的多项式是否相等。

练习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你的算法:(请学生板演)

(1)872+87×13

(2)1012-992

??、思维拓展

1.若x2+mx-n能分解成(x-2)(x-5),则m= ,n=

2.机动题:(填空)x2-8x+m=(x-4)( ),且m=

??、课堂回顾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与感受?说出来大家分享。

??、布置作业

作业本(1),一课一练

(九)教学反思:

5的分解优秀教案篇6

一、课标要求

1.2.1认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2.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矢量和标量.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是关于“力”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动力学的基础和准备。内容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牛顿第三定律、共点力的平衡。本章内容与初中学过的有关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是今后学好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从运用方面说,是初步熟悉对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会画出正确的受力图,掌握初步的受力分析,会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来解决问题。

本章内容与旧版教材相比,删减了四种相互作用,增加了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共点力的平衡把牛顿第三定律和共点力的平衡提前到第三章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更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来形成。

教科书第一章,第二章学习的是关于运动学的知识,不涉及发生各种运动的原因。本章学习的是关于力的知识,并研究当加速度等于0时物体所受各个力之间的关系----合力为0,开始建立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本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1本章教材与以往教材在结构设计上的变化

第一、把牛顿第三定律由原来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提前放入本章,这就为解答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受力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此,本章在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后面,增加“牛顿第三定律”一节课文,并在该节课文中,专门设立了一个“物体受力的初步分析”小标题,为分析“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设下伏笔。

第二、把力的合成和分解设计为一节课,其教学目标很明确,只要求学生会用等效替换的方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算,并不要求学生解答具体实际情境中的受力问题,而把这些问题放在“共点力的平衡”中去解决,这有利于帮助教师理解和规范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目标。

第三、把“共点力的平衡”由原教科书中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特例,变为一个独立知识点,放在牛顿第二定律之前学习,并且作为本章的一个重点。学生在学习共点力平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科学思维方法,将为学习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带来帮助,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2从整个高中物理课程的视角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把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要求降低为“了解”,并要求“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明确指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受力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而不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不过是共点力平衡问题解答中的一个数学计算步骤,它不属于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的核心知识。为此,教科书把力的合成和分解合并为一节课文,在该节课文中,突出“等效替换”的思想,不要求学生用力的分解求解实际情境中物体的受力问题,学生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有确定方向的力的分解问题就可以了。分力的方向(坐标系的选择),是以后学习共点力的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时根据问题解答的需要来确定的。

这样,既规范了学生解答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在培养学生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又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作图和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合力或者分力

4.知道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相加遵从算术法则。能区别矢量和标量。

四、重点难点

4.1重点

4.1.1通过生活实例,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4.1.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4.2难点

4.2.1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4.2.2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五、教学准备

5.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木板、白纸、图钉、弹簧、细绳套、刻度尺、铅笔等

5.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学具及实验准备

六、教学设计

6.1情境引入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回顾曹冲称象的故事,渗透等效替换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栏”的问题: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多个力作用,物体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在保证力的作用效果不变的前提下,这几个力如何用一个力来代替?

生: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师:通常物体都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许多情况下这些力共同的作用效果可以与某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效果相同。

?设计意图】用学生很熟悉的故事引出课题,较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6.2新课教学

【任务一】共点力及其特征

1、共点力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图

生:讨论,思考,作出物体受力分析图,分析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几个力的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共同作用,如果这几个力有共同的作用点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外力称为共点力。

教师活动:根据师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可视为共点力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

(1)几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点(即力的作用点相重合),如图甲所示

(2)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虽然作用点并不重合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线的正向或反向延长线能够相交于同一点,如图乙所示

(3)物体被视为质点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就认为是共点力,如图丙所示

2、合力和分力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按照图片内容准备一桶水,请同学们完成演示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作出水桶的受力分析图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一个大人提起一桶水与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的“等效”,并从受力分析的物理情境中提出“等效替代”的思想,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1)概念: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做那个力的分力。

2)理解:

1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一个力可以由多个力来代替,反之亦然

2合力是其所有分力的共同效果,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新力,受力分析中合力与分力不能同时出现。

?设计意图】归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性、同体性、瞬时性

【任务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提问: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怎样来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呢?

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若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则两个力相加,合力大小为:f=f1+f2

(2)若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则两个力相减,合力大小为:f=|f1- f2|

1.师生共同总结引出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①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②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

教师进一步提问: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如何求解f与f1、f2之间的大小关系又如何两个互成角度分力的合力大小是否等于两个分力之和、之差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一步步深入,由浅入深,逐步引出探究实验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易为学生所接受。

2.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教师进一步提出指导性建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提出系列问题:

(1)根据我们的实验方案的设计,需要怎样选择实验器材

(2)如何保证分力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力的大小和方向该如何确定

(4)怎样研究分力和合力的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讨论、设计方案

教师活动:收集学生们的实验方案,多媒体展现如下方案:

学生猜想、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围绕实验方案设计进行:如何设计方案,探讨合力的求法

学生活动:

(1)挑选器材

(2)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可简写)

(3)写出简单的实验步骤

(4)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数据,交流、讨论

教师指导,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适时的引导点拨,引导学生做好数据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科学性,获得成就感。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

(1)我们能否从几何关系上寻找它们的关系教师展示课件,分力合成的过程。

(2)从几何上来寻找关系,即是将合力与分力的末端连接起来,是一个四边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四边形

师:如何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呢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1)作出力的图示(2)作出分力和合力所形成的四边形

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得出是个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两个力的分力与合力末端的连接后一定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提出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思路,避免学生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些问题全部由学生来进行探究还不太切合实际,所以还要体现老师的引导性,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的精神和交流的习惯。

实验结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如果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作平行四边形定则。

提出问题:分力f1和f2的大小一定时,想一想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1和f2的夹角变化的变化情况

教师点拨:得出分力f1和f2的大小一定时,合力的取值范围:两分力的夹角θ(0°≤θ≤1800)不确定时,合力大小随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合力大小的范围是:|f1- f2|≤f≤f1+ f2

提出问题:三个共点力的合力怎样求解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力如何求解呢

学生讨论交流,找出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分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师: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知道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怎样来求解这一个力的分力呢

学生猜疑,讨论交流思路:

(1)几何知识分析,对于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2)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或需要分解(下一节课重点讲)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一个力的分解进行分析,并将知识进行迁移,平行四边定则也可称为三角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对知识的拓展,进一步激发学生动脑思考,体会物理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专研的精神

教师活动:投放例题【教材p70】

例题,某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32 n的力,方向水平向右,还受到另一个大小为44n的力,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读题审题,说明解题思路及方法。之后教师投放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收集学生的解答信息,投放学生的解题过程,师生共同分析,对解题规范进行强调说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规范性、严谨性的意识。

【任务三】矢量和标量

学生阅读教材p70相关内容,结合预习情况,了解矢量和标量的特点,举例说明所学过的物理量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

学生举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

学生举例:质量、时间、路程、功、功率、电流等

6.3课堂小结

1分力与合力的三性

2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关系

3作图法求合力的大小

选标度——作f1、f2图示——作平行四边形

6.4作业设计课后p71的“练习与应用”第1、3、4、6、7题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思维过程:现象--本质--规律--应用

思维方法的渗透深度,需要进一步挖掘。

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

探究式教学中,程序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的把控,需要实践中找到更优解。

3、学生行为: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能否突破学习本领【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寻找证据、解释重构,迁移...... 】,教学的目的是掌握学习本领。课堂的及时评价需要不断升级。

4、教学效果:三个任务、合作精神

设计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对于学科素养的提升,需要不断重组构建。

5的分解优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学习10的分解组成,能根据递增、递减的规律进行推理。

2、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洞洞板、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8、9的分解组成。

1、总数是8。

师:我的大鼓敲1声“咚”。

幼:我的小鼓敲7声“咚咚咚咚咚咚咚”

……

2、请幼儿在记录纸上写出9的分解组成并进行讲述。

二、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教师出示10个黄色的棋子“黑板上有几个什么颜色的棋子?”

2、“把这10个棋子分别分给两个小动物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呢”?

三、幼儿操作,并进行记录。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你是怎么分的?有几种分法?

四、教师进行记录并小结。

1、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2、共同进行归纳整理。(按递增、递减的规律记录)

3、共同小结:“把10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分别是?”

“除了递增与递减的规律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

五、游戏“大鼓小鼓”巩固10的分解组成。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