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观后感参考8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4-06-27 18:01:15

看完一部作品后,内心所产生的感悟和思考,这时候就需要写一篇观后感,优秀的观后感引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时代楷模观后感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时代楷模观后感参考8篇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1

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后,就做了一方的父母官。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人民,在张富清的记忆中,带着乡亲们修路是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高洞管理区地处湖北与四川交界处,全部村寨都在四面悬崖的高山上,不通电、吃水难、路难走,是来凤县出了名的艰苦地区。每天一大早,张富清就和所有修路的村民一样,提着自家的农具,开始一点一点挖山修路。开始还有村民会特别留意这位“上边下来的领导”,可是没过两天,张富清就彻底和村民融为了一体。当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要大公无私,要与民相知,深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为官一方不仅要造福人民,还要有奉献精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如果想当官又想发财,那是十分危险的,有些人当了官,就以权谋私,结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张富清同志隐藏军工,默默无闻六十载,正体现了这样的为官之道。

为官还要清廉。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但是,李甘霖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得知张老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革命,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后来老人做完手术回来,李甘霖发现老人只选了一个3000多元的晶体。张富清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了。医生给我推荐7000多元到2万多元的晶体,我听到同病房的一名农民只选了3000多元的,我也选了跟他一样的,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如果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

张富清的为官之道不仅值得当代政府官员学习,也值得我们年青一代,正要踏上仕途的人学习,张富清精神将会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2

近日,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学习宣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号召全国政法机关和全体政法干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鲜活教材,迅速开展学习宣传潘东升同志先进事迹活动,鼓舞和激励广大政法干警汲取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潘东升,男,汉族,福建平潭人,1964年9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2021年9月25日突发疾病,不幸去世,终年57岁。10月14日,福建省委追授潘东升同志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

通知指出,从警37年,潘东升同志用生命践行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以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担当奉献的敬业精神、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是政法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代表,是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为人民公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干警的赞誉、群众的口碑。

全体政法干警要认真学习宣传潘东升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坚守初心使命,弘扬英模精神,向全社会展现新时代政法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

通知要求,全体政法干警要学习潘东升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夯实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讲忠诚作为第一标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个人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矢志不渝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要学习潘东升同志心系百姓、为民解忧的公仆情怀,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根本宗旨,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知要求,要学习潘东升同志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水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主动聚焦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精研实干、守正创新、追求极致,全面提升执法办案、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本领,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要学习潘东升同志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严守纪律规矩的底线红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恪守政法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从严要求自己,从严管好家人,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3

“孩子们,你们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吗?”27日,在志愿者生动的讲述中,由宁波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带来的“星星点灯”大课堂在距离宁波2600公里外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小学正式开课了。

11月27日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小学开学的第一天,101名四年级的小朋友迎来了他们记事以来接触到的第一堂关于电力知识的专业科普课。图文视频结合的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只见他们端正地坐在教室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伴随着志愿者的讲解和ppt的演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在科普了“什么是电”“电从何而来”“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内容后,志愿者还带领这些学生一起进行了手摇发电机的制作。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志愿者讲得十分细致,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11岁的彝族小女孩吉伍么惹洛是第一个完成手工制作的,看着自己摇动把手之后,小灯泡亮了起来,她的眼睛也跟着亮了。尤其在体验了静电球之后,吉伍么惹洛笑着表示“太神奇了”。课堂结束后,她向志愿者表达了对“星星点灯”的喜欢。她说:“谢谢你们给我们上课,让我懂得了很多,等放假回了家,我要把你们讲的讲给妈妈和姐姐去听。”

“星星点灯”是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为了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设立的一个公益项目,主要涵盖电力科普、电力王国环游记等体验课程。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通过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思考,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己动手去实践,在认知价值观、践行价值观的同时,接受更多的科普知识。2014年项目设立以来,该课程经过7年的完善和发展,由慈溪输送到西藏、吉林、贵州等多个省份,此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小学开讲,给了当地的小朋友不一样的体验。

陪同孩子一起听课的沈文阳老师也对“星星点灯”大课堂赞不绝口:“你们带来的课堂有漫画、有图片,还有动画片,孩子们特别爱看,像这样寓教于乐的电力科普课他们还是第一次听,真的非常好!那个手摇发电机的制作,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尝试之后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临走前,志愿者钱海军还添加了带队老师的联系方式,他说:“我要把课件留给学校,让老师们把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知识带给更多的学生。”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4

有多少人可以放弃优越的条件,来到艰苦的地方奋斗?有多少人可以废寝忘食,恨不得一天都在工作?有这样一个人,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研究科学技术。他,就是吉林大学教授,一位以生命奉献祖国科研事业的战士,一位以身作则教导学生的导师,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黄大年说:“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只要国家需要,我必全力以赴。”1992年,黄大年同志赴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于2009年回归祖国,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开启海洋和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究。他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在近年来探明的海外深海大型油田等成功实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大年同志用一生定义了什么是高尚的灵魂,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为国家,为天下苍生立命,做到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我们应该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学习他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学习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学习他为实现强国之梦,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也应牢固树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爱国精神,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斯人虽远,精神永存。黄大年为祖国奉献终身的炽热情怀,将在无数人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将会在神州大地上茁壮生长。时代发展浩荡向前,精神之火永不熄灭,黄大年同志身上不朽的精神将指引着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昌盛贡献出青春力量。向黄大年同志致敬!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5

中央宣传部2月20日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一大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提出的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成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优秀”,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更应学习他们的“优秀”。

学习“北京榜样”的“优秀”,做信念坚如磐石的共产党员。“北京榜样”张晓艳参加义诊,他说:“每个医生心里都有一份情怀。榜样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带领我们把情怀落地,让我更加坚定了医者仁心的信仰。”其实,“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里的每一个人,都始终抱着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无限忠诚,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对从事实业的无比忠诚,在平凡岗位上找到了信仰。学习他们的“优秀”,就要做一个到信念始终坚如磐石的共产党员:始终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在思想上画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时刻牢记“不忘初心”的深切叮嘱。

学习“北京榜样”的“优秀”,做前行不止的共产党员。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里的每一个人,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脚步不歇,前行不止。学习他们的“优秀”,就要做一个始终不懈奋斗的共产党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各自岗位上,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学习“北京榜样”的“优秀”,做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奉献是一种爱,是对事业和他人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付出。说明人的奉献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一种爱。“时代楷模”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鲜明特征,是“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见品格”。他们用数年、数十年如一日的“莫以善小而不为”,把最平常的“小事儿”做成伟大的善举。他们立足平凡岗位,从具体事做起,筑梦京华,不断实现着人生价值。学习他们的“优秀”,就要做一个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从本职工作做起,秉承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奉献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追求。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6

世界上会有谁放弃的优越生活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改进国家的科学技术,他就是吉林大学的教授:黄大年教授。

他是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带领团队突破重重困难创造了许多奇迹。可惜他在2017年1月8日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享年58岁。

他有着浓浓的爱国之情。他曾经在毕业留言中写到:振新中华,乃吾辈之责。为了给祖国作更多的贡献,他还恨不得24小时都在工作,连睡觉都觉得奢侈,天天只吃烤玉米,甚至躺在病床上他都忘不了工作。还有谁能像他一样放弃优越生活条件,就为了自己的祖国。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鞠躬尽瘁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也要像他一样胸怀广阔,报着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7

“这股力量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看了发布会后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云岭楷模”张桂梅专场发布会反响热烈,很多人泪洒现场。

6月29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云岭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天的发布会上,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教师代表、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现场讲述了“张校长”“桂梅妈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聆听者,不时让观众动容落泪。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的张桂梅,也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所有山里的女孩都能够上高中,上大学!”张桂梅老师敬业奉献、无私无我的精神,更是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榜样为标杆,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天参加了发布会,我再一次被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育党工委书记胥国华有感而发,他说,“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张桂梅精神是华坪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工作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育系统要以发布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着力点,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协调推进教育发展,积极推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张老师所做的事确实很感人,每听一次,都会让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安萍说,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是张老师的一个女学生,在高二的时候,父亲临时突发生病就去世了,在这个时候,本来就是相依为命的父女俩,突然父亲离世,这个孩子觉得天都要塌了。当时,张老师跟她说,“孩子,我给你当妈妈,不要怕。”张桂梅先进事迹感人至深,让人钦佩,使我们经受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在下一步工作中,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妇联将继续宣传好张桂梅老师的先进典型和感人故事,让张桂梅精神感动和鼓舞更多的人。

时代楷模观后感篇8

他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35岁,他的事迹迅速传遍互联网,深深感动着全国人民。他就是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

当看到有人落水,王红旭放下自己的孩子毫不犹豫冲过去,冲在“救命人梯”的最外延的是他,离落水儿童最近的是他,两个孩子得救了,而他却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再也听不到3岁儿子的喊声了。

王红旭老师出身教育世家,一直以来秉承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师风。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人民教师的责任担当,为我们教师队伍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王红旭老师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大力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在学生面前发挥好表率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社会积极奉献的栋梁之材。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这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也是新时代的新任务。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广大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立德树人,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学习宣传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和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爱党爱国,坚定信念,王红旭老师用实际行动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我们学习他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用模范行动践行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王红旭老师事迹的精神感召力,将进一步激励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