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妈妈数学教案6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5-02-10 16:01:07

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更清晰地规划教学目标,优秀的教案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鼓励他们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找妈妈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找妈妈数学教案6篇

找妈妈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让小朋友认识田字格,并知道田字格的用处和用法。

2、 让幼儿知道怎样的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书写。

3、 让幼儿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数字1.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怎样的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书写。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数字1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田字格,并知道它的用处。

2、物质准备;田字格本、黑板、小贴画。活动过程;一;师生问候;老师;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老师好。

引课

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本----田字格本

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又什么用途啊。

入课;

1、在学习田字格之前,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个手指游戏,手指数字游戏。小樻1敲敲敲,剪刀2剪剪剪,叉子3叉叉叉,菜刀4切切切,小手5拍拍拍,电话6喂喂喂,镊子7镊镊镊,小抢8肶噼噼噼,钩子9钩钩钩,锤子10梆梆梆。小朋友你们说这个游戏好玩吗?-------

2、在黑板上画一个田字格,小朋友知道这田字格是怎没组成的嘛?它是由四个小个子组成的。

3、老师在黑板上示范,怎样正确使用田字格,并正确的在田字格中书写数字1。

4、老师跟踪训练,幼儿书写数字1,并做到一对一教学,逐个幼儿指导并检查。

5、让幼儿比一比谁写的最好,使幼儿对数学写字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给予鼓励。

找妈妈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颜色、大小不同的树叶,并尝试按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认识大小颜色

活动难点:

按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背景、树叶若干

一、活动过程:直接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1、出示两棵树(绿)

提问:①你看到了几棵大树妈妈?

②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树叶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那我们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绿宝宝。一起向绿宝宝问好

③这些都是绿宝宝,但是它们长得一样吗?大小一样吗?哪个大?哪个小?

2、出示两棵树(黄)

提问:①这两棵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那我们也给它们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黄宝宝。一起向黄宝宝问好

②这些黄宝宝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情境表演

1、出示小白兔

——瞧!谁来了?小白兔出来帮妈妈采蘑菇

听!什么声音?(播放背景音乐)

2、利用教具,营造秋风扫落叶的氛围

——呀!秋风把我们的树叶宝宝都吹走啦!这可把大树妈妈急坏了

听!是谁在哭?(播放背景音乐)

为什么哭呢?

那我们一起来帮树叶宝宝们找妈妈好吗?

三、树叶宝宝找妈妈,巩固复习

1、出示一片黄宝宝(大)

——逐一问是这棵树妈妈的宝宝吗?为什么呢?

出示两片树叶宝宝

——分别请幼儿示范将树叶宝宝送到树妈妈的身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这里还有好多树叶宝宝,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找妈妈,你们愿意吗?

四、围绕课题,小结游戏

|——大树妈妈和树叶都很高兴,谢谢小朋友们帮助树叶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等一下我们到外面去看看有没有迷路的树叶宝宝,也把它们送到树妈妈的身边好吗?

找妈妈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和“许多”

难点:会说“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

师:鸡宝宝们,今天天气这么好,跟妈妈一起去散步好吗?边走边唱歌曲《母鸡下蛋》

师问:鸡宝宝们,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中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在地上玩)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刚才你们每个人都给鸡妈妈一个蛋,现在又篮子里有几个蛋?(许多个)

3、引导幼儿说出“若干个1组成许多个,反之“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

四、画蛋:

1、师:咯咯哒咯咯哒,谁在生蛋呢?

师:出示母鸡下蛋图,原来是鸡妈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蛋画下来吧。(提示幼儿画1个和许多个)2、教师和幼儿一起吧画贴到墙壁上。请小朋友下次再来给鸡妈妈画蛋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找妈妈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不同特征及用途进行归类;发展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

2、在活动中学会有条理的收拾、整理物品,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按标记或用途分类的基??

2、教学准备:

(1)桃子、苹果、葡萄、香蕉、西瓜、皮球、小汽车、洋娃娃、动物玩偶、青菜、茄子、玉米、胡萝卜、黄瓜、青椒、西红柿的模型多个,以及具有明显不同的大小区别

(2)小兔子头饰5个,小篮子一个,小白兔挂图一张,玩具区、水果区、蔬菜区的图示卡片各一张。《小白兔》儿歌

活动过程:

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来啦?(看小白兔挂图)

1、今天,兔子妈妈给了小白兔一个清单,让她去超市买一些东西回家,可是小白兔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需要大家的帮忙,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2、那让我们先看看超市里有什么吧。出示物品,让幼儿说出物体的特征。例如:又大又圆的西瓜,又细又长的黄瓜等。

3、引导幼儿按照货架上的提示对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有玩具区,水果区,蔬菜区)小朋友们,你们看,超市里面的商品摆放的太乱啦,我们先帮助售货阿姨把货物放到属于他的地方去好吗?不过售货阿姨有一个小要求:要按架子上的图示将物品进行归类。(请幼儿动手操作)还要注意按照物品的大小按从小大大的顺序排列。

4、帮小兔购物:小朋友们你们看,超市里的物品被你们摆放的好整齐呀,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兔妈妈让小兔买东西的清单吧。有两个大苹果,一串香蕉,3个胡萝卜,4把青菜。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小白兔呢?请小朋友将兔妈妈需要的物品放到小篮子里。教师一边说,幼儿进行操作。

5、游戏:小朋友们,小白兔成功的帮兔妈妈买了好多东西,他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决定教小朋友一首儿歌,叫做《小白兔》儿歌。教师带领幼儿唱小白兔儿歌,学习小白兔蹦蹦跳跳。

6、活动结束。小朋友们,小白兔蹦蹦跳跳完就要回家啦,她今天因为有了小朋友的帮助非常开心,你们开心吗。在今后呢我们要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让大家每天都很开心,好不好。

找妈妈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⒈认识数字8,感知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⒉能感受数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⒊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⒋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⒌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自制ppt

⒉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7页《8躲在哪里》,蜡笔。

活动过程:

??ppt图片:八个妈妈和八个孩子,导入活动。

⒈师:有一些漂亮的妈妈们生日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引导幼儿数一数)

⒉师:8个妈妈每人都有一个孩子,那他们一共有几个孩子?

⒊师:有8个孩子是好朋友,他们准备一起去商店买同样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呢, 我们快去看看吧!

??结合ppt,目测点数8以内的数量。

⒈师:看一看,商场里有什么商品?(包包、鲜花、衣服、裙子、手套等)

⒉师:想一想,8个妈妈过生日他们需要准备几份礼物?

⒊师:什么商品正好是8样?(包包、裙子)

⒋讨论:能买8只手套送给8个妈妈吗?为什么?(不能,手套是一双一双的,8只手 套只够4个人戴。)

⒌师:如果他们想选购其他东西,但数量不够,有什么办法吗?(请商场进货)

⒍师:现在商场里有几朵鲜花、几件衣服、几只手套?还需要准备多少东西?

??认识数字8,感知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⒈师:现在商场里有8朵鲜花、8副手套、8件衣服、8只皮包、8条裙子,他们都可 以用哪一个数字来表示?(出示数字8)

⒉师:8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⒊师:数字“8”还可以表示什么?(8个生日蛋糕、8位小朋友……)

⒋幼儿观察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7页《8躲在哪里》上半部分的内容,观察图中物 品的数量,给数量是8的物品涂上颜色。

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⒍检查与评价

??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认识数字8。

⒈请幼儿说说平时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数字8。

⒉结合ppt,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数字8。如车牌上、电梯里、门牌上、遥控器上等等。

活动反思:

我们从纲要和指南中就能看出不管哪个文件,它对于数学的兴趣培养和数学在生活中重要作用的重视。因此,结合幼儿当前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借由玩具和积木的材料,为孩子们提供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科学学习方式。数学活动的习得和情景性、主题性的融合很重要。中班数学活动《礼物送给好妈妈》透入着浓浓母子亲情主题“我有多爱你”中的一个活动,主要借助送妈妈的礼物及礼物上的数量来感知数字的实际意义,并在看看、数数、画画中进一步感知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找妈妈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重点:

能够说出球体和圆柱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篮球、足球,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

学具:乒乓球、皮球、篮球、足球若干;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薯片桶、露露筒。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1、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球体和圆柱体。

师:教师里有很多的物品,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选一个喜欢的放在桌子上。

2、讨论:你喜欢哪一个物品,为什么?

二、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球体的主要特征。

(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皮球,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的特征。

提问:这张纸是什么形状?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鼓励幼儿找出教室里是球体的物品。

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三、幼儿动手操作,了解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操作法、比较法突破重难点)

1、出示圆柱体积木。

提问: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

2、幼儿动手操作,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教师:请你在筐子里找一个和你的圆柱体上面小一样的圆形,比一比圆片和下面的一样吗?

小结: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鼓励幼儿讲述生活中球体、圆柱体的相似物。

延伸活动:带幼儿到户外寻找球体和圆柱体的相似物。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