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3的教案优秀6篇

来源:职场范文网 时间:2025-04-01 12:01:10

教案的多样性设计可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教案中设计的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下面是职场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数学3的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数学3的教案优秀6篇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音乐、幻灯片、梯形和长方形人手一份、图形石子路、小信封装着各种图形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2、感知梯形的特征。(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一)3、长方形和梯形相比较。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让幼儿认识,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2、出示幻灯片的梯形,让梯形按不同的方向旋转,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3、教师再次总结。

三、游戏《寻找梯形》

1、出示小白兔设计好的石子路,让幼儿认识设计稿里面的图形。

2、请幼儿帮忙,完成梯形石子路的设计。

3、幼儿和教师一起检测梯形石子路。

4、放音乐,踩着梯形石子路去郊游。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节活动,主要从幼儿对平面图形认识开始,因为梯形的概念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梯形特征。本节活动我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首先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样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认识梯形,最后用游戏巩固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互动也不错。我感觉本目标完成的很好。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出序列,幼儿可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中班的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事物的一些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形状等,能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本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以游戏情景贯穿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用数学,并在此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目标:

1.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2.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3.能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装饰物体,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重点:学会按物体的1-2个特征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难点:能够发现并清楚讲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有规律排序的经验,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品。

2.物质准备:

(1)ppt(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序的图如靠垫、珠帘等);

(2)幼儿操作材料:

①穿手链:毛根、各种有颜色的笔套、珠子;

②装饰腰带:自制腰带、各种自制的操作图形;

③装饰相框:自制相框、各种有颜色的工字钉;

④装饰帽子:自制帽子、大小不同的亮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图片

1、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找规律,并用完整的话讲述排列规律

3.教师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材料

(1)装饰相框:用工字钉有规律的装饰一个漂亮的相框送给小兔。

(2)装饰帽子:用不同大小的亮片有规律的装饰一顶漂亮的帽子送给小兔。

(3)装饰腰带:用各种图形宝宝有规律的装饰一条腰带送给小兔。

(4)做手链:珠子和笔套串项链,用毛根穿水彩笔笔套,按规律穿一条漂亮的手链送给小兔。

2.提操作要求

(1)用工字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保持安静,若有问题请举手;

(2)小朋友可以用刚才我们说过的规律装饰,也可以想出不一样的规律装饰;

(3)如果你很快就装饰完一种礼物,你还可以到另外一组装饰别的礼物。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强幼儿大胆创编排序规律

三、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讲评。

1.教师重点挑出1-3种排序规律进行讲评

2.自然结束,引导幼儿课后互相检查,并把装饰好的礼物送给小兔。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帮助幼儿发展潜能。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分辨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形状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正是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设计的。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帮助幼儿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形状拟人化、游戏化,这样能帮助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兴趣和欲望。

2、活动充分给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教育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须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判断能力。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4

活动名称:沙滩历险记【数经验】

适宜年龄中班下

活动准备:ppt、操作纸

活动目标

1、认识模式aab,并按一定规律排序。

2、在故事的情境中体验帮助迪迪就出逗逗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节导入

导语:夏天到了,迪迪和逗逗一起去沙滩探险,沙滩的另一边有一座规则城堡,城堡里住着坏猫caesar,他吹起一阵风,把逗逗卷到了城堡里,迪迪决定要去救出逗逗。

过渡:我们和迪迪一起出发救逗逗吧!

二、感知、理解aab

导语:迪迪走进一片树林,大树挡住了她的去路,大树说:"你要是能说对果树接下来会长什么果子,你就可以过去!"教师点击果树ppt重点提问:你觉得接下来会是什么果子?为什么?(abab)

小结:这些苹果是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这样按照abab的规律交替排列的。

重点提问:第二棵树上的果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呢?(aabaab)小结:这棵果树是两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为一组,按照aabaab的规律轮流出现的。

过渡:大树无奈地说:"你都说对了,请你过去吧!"

叁、识别、填补aab

导语:走着走着,迪迪面前出现了奇怪的石头路,她应该怎么走呢?可以随便走吗?(幼儿观察自由回答)重点提问:石头路的规律是什么?

辅助提问:几个黄色、蓝色的石头为一组轮流交替排的呢?(aabaab)过渡:可是走着走着前面的路断了,这时magicpan出现了,它告诉迪迪只要把路上的石子补完整就行了。谁来帮助迪迪呢?(幼儿说规律教师点击ppt)小结:这条石头路是按照aabaab的规律排列的,只要找到规律就能去城堡了。

四、幼儿操作aab

导语:迪迪终于来到了城堡,但要救出逗逗就需要迪迪自己造楼梯爬上去,才能打开门,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1、操作要求:请你按照aabaab的规律来造楼梯。

将你造好的楼梯贴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看看楼梯造得对不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分享:说说你的楼梯是怎么造的?

谁还有不一样的?

小结:塬来楼梯的规律都是一样的,但是花样有许多,最后,迪迪在大家的帮助下就出了逗逗,大家庆祝一下吧!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小瓢虫分家》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数量分类。

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其中玩数,轻松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5个点、7个点、8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8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四、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五、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3)你的朋友是四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4)你的朋友是五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6)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7)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5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自己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5、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中班数学3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对10以内数的点数。

2、能做到数物的对应。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带有秋天背景的七星瓢虫图片,课件《可爱的`小瓢虫》、数字卡片、数字胸卡。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手册《主题活动·可爱的小瓢虫》。

活动过程:

1、观看七星瓢虫图片,进入课题。

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

2、观看课件,加深认识。

小结: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我们就叫它几星瓢虫,如二星瓢虫,四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等。

3、游戏"我是小瓢虫"。

规则:幼儿喜欢几星瓢虫,就去找相应的数字胸卡,取下来挂在脖子上,教师依次出示不同的数字,请相同点数的"瓢虫宝宝"飞到教师这儿来。

4、完成操作材料,锻炼数物对应的能力。

活动反思:

幼儿对图片以及瓢虫这种生活中常见的小昆虫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讲述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下座位或到处讲话,也能比较积极地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提示来做出猜想,大部分幼儿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表达欠缺完整性,但还是很值得鼓励和高兴的。

分类

关闭
付费查看全文和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如您已付费,请耐心等待,切勿二次付费。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