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是教师不断学习与进步的契机,教案中应包含作业布置,确保学生在课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以下是职场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
2、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养成爱干净的习惯,宣传不乱吃野生菌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真正明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饮食要讲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教师引导:食品安全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话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说起食品安全,我们的许多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食品安全是食品安检部门和大人们的事,和我们无关;其实,食品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关系到我们的人生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事,也是每个公民必需知道和注意的事。
(二)我们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1、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了解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各种。
表现及危害,请学生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相应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农药残留在食品中人类健康的危害,明确目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无处不在的危机现状。
2、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网上以有不少不到揭示出很多无牌、无良的商家为图谋利而不顾人们的生命安全,滥用色素、香料等添加剂;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了解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3、食品包装容器与设备的危害
观察图片及阅读材料,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食品与我们人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我国收到国外关于我国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预警通报,这些通报主要集中在重金属、苯、微生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上。长期食用“毒包装”中的食物,可能导致各种疾病,例如胆结石,重金属、苯中毒。暗藏“杀机”的食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不得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在食用食品时我们可以做到的:
1、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2、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3、不吃无卫生保障的海产品,如生鱼片、生贝类等,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
4、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5、特别是野生菌生长的季节,我们不但不能采摘野生菌食用,还要向家长宣传不能误食野生菌。
6、不光顾无牌无证的小贩。
在我国,在各个街头巷尾几乎都可以看见不少无牌无证的流动小贩,尤其在学校附近,对于这些无牌小贩,我们必须做到: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四)教师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部分食品存在的危害,以及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拒绝街边小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我想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学习,我们就能健康地成长,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2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教学形式:
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教学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
(一)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必答题)
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
(三)抢答题
这一轮的比赛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
(四)辩论题
小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说得最好的小组加3分,第二名加2分。
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让幼儿认识身边的绿色食品。
2.了解生态园中农民的简单种养方式及技能。
3.感受家乡生态农业的特点,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4.懂得不吃垃圾食品,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了解食品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
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感知身边的绿色食品。
活动难点:
了解绿色食品的种养方式及技能,感受家乡生态农业的特点。
设计理念:
新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镇地处农村,是靖江市的“休闲农村示范区”,近年来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了一批规模化养殖,优质农产品种植等特色农村项目,这些特色农产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次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了解家乡的“绿色食品”和科学的种养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家乡生态农业的特点,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设计思路:
社会领域活动前评析绿色食品这个名词我们都不陌生,但或许在成人和小孩的心理都认为绿色食品就是一些绿颜色的食品如:西瓜、黄瓜、蔬菜等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有它真正的含义的。所以活动中我先从认识家乡的“绿色食品” 入手,让幼儿了解什么样的食品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它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的种养条件。再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记,了解其加工过程。到最后幼儿尝试把所带的食品进行分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初步了解我们身边的绿色食品。
1.师:小朋友,我们家乡的农民伯伯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呢?(师出示各种蔬菜,土豆、南瓜……)幼儿回答。
师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家乡勤劳的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绿色食品,我们家乡还有好多这样的“绿色食品”呢,乘上我的旅游车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师幼听音乐,一起做“开汽车”的动作。)
(开始部分以“送礼物”、“乘旅游车参观”的游戏形式导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我们家乡的绿色食品。
1.乘旅行车欣赏家乡的“绿色食品”。
师:小朋友,瞧,我们到哪了啊?对了,这就是我们的家乡生祠,请一位阿姨为我们介绍下我们家乡的`“绿色食品”好吗?一定要看仔细哦!(幼儿欣赏录像,师提醒幼儿仔细听)
师:你看到了哪些绿色食品?(草莓、冬枣、葡萄、野猪、草鸡、鸭子、稻子、红薯、玉米、芋头、鸡蛋)
2.分段欣赏图片,让幼儿了解科学种植和养殖方式。
(1) 出示草莓图片
师:我们家乡的绿色食品可真多呀,小朋友看,这是海鸿生态园种植的什么呀?这里的草莓怎么样啊?你们想不想吃啊?
师:这么大,这么好吃的草莓,农民伯伯是用了什么方法种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启发幼儿看图说出铺上薄膜、架上塑料大棚)。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师小结:这样啊既能保温又能防止土壤里的害虫吃草莓,农民伯伯聪不聪明啊?
(2) 出示葡萄幻灯片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葡萄呢?你们吃过我们家乡种的葡萄吗?吃过的小朋友请举手。我们家乡的葡萄味道怎么样啊?瞧,这里呀就是我们“金星农庄”的葡萄园了,瞧,阿姨们在给葡萄干什么呢?为什么阿姨要这么做啊?
师小结:农民伯伯在葡萄结果的时候呀,给葡萄装上袋子,这样呢,虫子就吃不到葡萄了,就不用打杀虫剂了,一些鸟呀也吃不到葡萄了,看葡萄长的又大又紫,真好吃!你们说,我们农民伯伯想出的办法好不好?农民伯伯棒不棒?
(3) 出示野猪的图片
师:“看,这是什么呀?”“有没有小朋友家里养猪的啊?那你们家里平时都喂猪吃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家乡的猪吃的是什么?”
小结:饲养员喂给野猪吃的是鲜嫩的青菜和蔬菜,所以野猪的肉特别好吃。
师小结:小朋友,刚刚老师向小朋友介绍的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什么食品呀?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农民伯伯没有给他们喷洒有毒农药,让它们自然生长,而且呀用了科学的种植、养殖方法,所以呀种出来的东西就特别好吃、特别有营养。 (本环节让幼儿了解怎样才能生产出绿色食品?是活动的难点,通过直观的图片,启发幼儿想象、了解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
三、认识“绿色食品”标记。
1.师生一起认识“绿色食品”标记。
师:人们啊还为这些“绿色食品”设计了一个标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绿色食品标记由三部分组成,上面呢是一张嘴巴,下面呢是两片树叶靠在一起,中间呀有一个花芯,它的图形是圆形,凡是有这种标记的,就说明它是什么食品呢?
(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直接引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标志上的图案,从而了解标志的真正含义。)
四、幼儿进行食品分类。
1.幼儿尝试将超市食品进行分类
师:我们生活中呀还有很多绿色食品呢,还有哪些地方有呢?乘上旅游车,我们再去找找吧!瞧我们到哪了啊?哦,我们来到了“超市”。瞧,在那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去超市逛一逛啊,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哪些食品上有“绿色标记”的,把有标记的食品放进这个篓子,把没有标记的放进这个篓子里,好不好?
2.让幼儿了解绿色食品的加工过程。
师:好,那让老师来检查一下呢,师出示不同味道的三包瓜子,师:“咦,这两包都是瓜子,为什么它们一个是绿色食品,一个不是绿色食品呢?
师边说边点图片:原来呀这包是原味的,没有味道的,工人叔叔在制作过程中呀特别注意卫生,看都戴了什么啊?“口罩”。里面呀没有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对人体有害的东西,所以呀它是绿色食品,而这包瓜子是有味道的,里面就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剂,所以呀它就不是“绿色食品”了,明白了吗?还有象老师手中的饮料,就是加了色素,薯片里面加了防腐剂,所以多吃了这些食品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营养啊?
(本环节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亲身体验,尝试把所带的食品按照标志分成绿色食品和非绿色食品两大类,进一步加深对标志的认识,并通过验证比较给幼儿一个明确的答案。)
五、结束活动
让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绿色食品,继续旅行。
师:小朋友,我们玩了这么久,你们饿不饿呀?现在呀请每个小朋友到这个筐里选一种你最喜欢的“绿色食品”,坐上老师的旅游车,我们继续旅游吧!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饮食的科学态度。
2、帮忙幼儿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明白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一样的营养。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课前准备:
1、课件、蔬菜头饰。
2、课前把各种菜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用布挡着,准备好快餐盘。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这堂课我们先来看一组视频(录象:托班幼儿用餐,特显饭菜,轻快的音乐)
2、哪些菜是你最喜欢吃的哪些菜你不喜欢吃呢为什么不喜欢
二、认识明理。
1、你们不喜欢它们,可它们是你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豆腐、番茄、白菜)听听它们的自己介绍吧!
2、豆腐、番茄、白菜的自己介绍(豆腐:我是又白又嫩的豆腐,是用圆溜溜的黄豆加工而成的,既柔软又有弹性,吃了不会胖,还能够预防心脏病。白菜: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不可少的好朋友白菜,瞧我这绿绿的裙子,不光好看,还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叶绿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谁要是不喜欢我,会影响消化、皮肤开裂的,快来和我做好朋友吧!番茄:我有两个名字,大名叫西红柿,小名叫番茄,我是蔬菜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我的本领可大着哩!我包含很多水分、糖分和维生素,人们喜欢把我当成水果来吃,我能够防治牙齿出血、皮肤病、退高烧,还能够美容呢!)
三、深入生活。
1、如果平时不合理用餐,对你的身体是不利的。你们瞧!
(1)(出示胖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样样越胖越好吗为什么(行动缓慢,做了一点儿事就气喘吁吁,跳跃运动都做不起来,还容易生病,太胖了还会影响智力)哎呀,怪不得,很多小胖墩要减肥。怎样才能苗条一点(锻炼、少吃肉、多吃蔬菜)
(2)(出示:瘦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样样他为什么这么瘦他的表情怎样样(不开心)你从哪看出他不开心是呀,身子长得瘦瘦的,就像一根豆芽。想想,他为什么不开心你看他长得面黄肌瘦,一点儿也没有精神,一副病态。
(3)最近,他又发现(出示有声:我的牙经常出血)教师请你们当个小医生,能给他治治病吗当然,吃药也能治好,但食物也很重要。吃哪些食物也能帮他治病给她一些提议。是呀,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c,牙齿出血的毛病肯定会好的。
(4)可是,他还是很痛苦,因为(出示:我经常便秘。)什么叫便秘哪些小朋友也便秘过有什么感觉之后怎样办的除了吃药以外,在食物上注意些什么对呀,多吃水果香蕉、杂粮、蔬菜就没有这个痛苦了。看来,这个小朋友的确要不挑食,不偏食,增加各种营养,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
2、为了让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棒棒的,幼儿园里的营养师不仅仅在菜上动了一番脑筋,并且在粮食的品种上想得十分周到。
3、怪不得,我们小朋友长得多健康多有精神呀!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哪个是健康小子一起把他们请出来!(音乐、鼓掌,健康女孩)跟大家说说,你们怎样长得这么健康个个都是健康宝宝!大家可要向他们学习哦!经过这节课的学习,申教师相信,小朋友们以后必须会合理用餐身体棒!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掌握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掌握吃了这些食品会危害健康。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活动,掌握辨别"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的具体方法。
3、增强对安全食品的自己意识,拒绝"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提高自己保护能力。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5、培养幼儿自己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幼儿简单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2、课件、垃圾食品、腐烂变质食品、"三无"食品若干包和其他安全食品若干包、装食品的篮子若干个。
三、活动过程
(一)应邀做客,激发兴趣小朋友们,在你们平时吃的食品中,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它的外包装呢?知不知道它是关于什么的食品?今天我收到了小熊寄来的邀请函,它邀请我跟你们一起去他家做客,它要把它最喜欢的食品分给我们吃,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什么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和"安全食品"
1、观看视频课件画面一,认识垃圾食品。
师:小熊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看看有什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食品的名称。接着播放分析讲解有关垃圾食品知识的`视频后让幼儿根据讲解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食品是垃圾食品?
2、观看视频课件画面二,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外包装,认识"三无"食品。
教师分发一些食品给幼儿,并提醒幼儿认真观察食品的外包装,并进行对比,再引导幼儿观察卫生条件极差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后告诉幼儿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三无"食品。再由喜洋洋通过讲解进行小结,进而使幼儿明确什么是合格和"三无"食品。
3、观察视频课件画面三,认识腐烂变质食品。
小熊又拿出它最喜欢的水果、鸡蛋(其中有些开始腐烂变质)请客人吃。再一次提出问题:"这些食物有何不同?"幼儿进行观察后讨论,然后进行总结:像这种开始腐烂有异味颜色不鲜艳的食品就是腐烂变质食品,上面有大量有害细菌,不能食用。
4、观察视频课件画面四,认识健康的食品。
教师出示健康食品的图片及标志,告诉幼儿什么样的食品是健康的。
(三)采购食品,游戏巩固创设超市货架情境。食品架上混合放着垃圾食品、三无食品、腐烂变质食品和一些安全食品,幼儿分成三个小组进行食品分类采购比赛,看哪一组采购的食品又多又安全。教师以食品检验员的身份参与游戏。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腐烂变质食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结合当地幼儿的已有经验,使用了观察法、图示法和实物操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画一画等环节,利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了解了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活动中,我先播放了小女孩超市购物的视频,经过观看幼儿知道了购买商品应该了解的包装袋安全信息,但是由于孩子对于包装袋安全信息接触少,所以提及安全标志,生产日期等信息时,孩子们说不出。在讲述垃圾食品时,孩子们经过鼓励,能说出身边常见的垃圾食品,但在绘画时多数幼儿模仿了别人,没有画出不同的垃圾食品,需要鼓励。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达到了重点,难点也到了突破,不过在活动中可以考虑投入更多的食品包装袋,让每位幼儿参与寻找,体现幼儿自主性。